题文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列材料及赣州古城图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常饱受水患。如下图,北宋刘彝任知州期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点,采取分甚排水丛原则和自然流向的办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干道系统,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雨季,当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赣州城内有数百口水塘,刘彝又差人将地下排水管道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能使赣州古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1)从自然条件说明,宋朝以前的赣州城为什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4分)(2)从地理角度说明,刘彝采用的几项措施使赣州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上所起的作用。 (6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赣州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2分);赣州城位于两江汇合处,几乎四面环水,汛期时极易遭受洪水侵袭(2分)(2)坚固的城墙如同防洪大堤,可以抵御(贡江、章水两江)洪水对城市的侵袭;依据地势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能在暴雨初期将水排入河流中;当江面洪水水位高于排水口时,水窗能防止江水倒灌;城内的水塘与地下排水管道连接,具有调蓄作用,防止城市内涝(任答3点得6分)
解析
(1)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赣州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赣州城位于两江汇合处,几乎四面环水,汛期时极易遭受洪水侵袭,所以宋朝以前赣州城容易遭受洪涝灾害。(2)洪涝灾害的防治具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坚固的城墙如同防洪大堤,可以抵御(贡江、章水两江)洪水对城市的侵袭;依据地势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能在暴雨初期将水排入河流中;当江面洪水水位高于排水口时,水窗能防止江水倒灌;城内的水塘与地下排水管道连接,具有调蓄作用,防止城市内涝。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列材料及.....”主要考查你对 [中国的海洋灾害 ]考点的理解。
中国的海洋灾害
中国的海洋灾害:
中国的海洋灾害主要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海雾等。 按成因分类有: ①大气圈:热带气旋、风暴潮②岩石圈:海啸③生物圈:赤潮风暴潮④多重因素:海冰、海雾。
风暴潮
1、概念:由大气强烈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使海区潮位偏离正常的现象。2、诱因: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潮过境连续的向岸风是风暴潮的直接原因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势力3、类型:
成因类型
发生季节
特点
地区
热带气旋引起
夏秋季节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孟加拉湾、墨西哥湾、杭州湾)温带气旋引起
春秋季节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中纬度沿海地区(欧洲北海沿岸、我国北方海区沿岸、美国东海岸)4、危害:船只沉没、堤坝决口、农田淹没、房屋被毁、交通通讯受阻、渔业受损、人员伤亡、海水入侵等。5、影响风暴潮灾害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河流、地形、海岸形状、海底地形等社会经济因素:城市、人口、经济等风暴潮灾害多发的原因地理位置:热带气旋多发地区;直接面对盛行风海岸形状:呈半封闭或喇叭口形状地形地势:低平开阔阻力小河流:入海水量大,有顶托作用社会经济: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6、中国风暴潮分布及特点:台风风暴潮
温带气旋风暴潮
多发季节夏秋(8-9月集中)春秋为主,夏季也有频次粤桂琼台闽浙最多渤海、黄海沿岸最多分布地区东南大江大河入海口、海湾沿岸、沿海低地最严重莱州湾、渤海湾最严重受灾程度更大(台风频次多、威力大;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相对较小海啸 1、概念:海底地质异变化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2、诱发因素: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底塌陷和滑坡3、形成过程:海底地震引起海水波动,形成海啸波;海啸以超大波长、极低高度的波浪,十分快速越过海洋;海啸波到达近岸,速度减慢,浪高加大。4、地震海啸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2004年的印尼海啸,正是海底地震引起的“下降型”地震海啸。“隆起型”海啸: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中部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5、地震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①海底地震震源要浅,震级要高(小于20~50千米、里氏6.5级以上)②要有海底大面积垂直运动③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1000米以上)日本是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而我国则很少发生的原因:(1)日本及其东侧海区:①地处两大板块碰撞地带多浅源大地震②沿海地质构造多大断裂层和断裂带海底地壳有大面积的垂直运动③东侧临太平洋并且直抵深海沟水体很深(2)我国东部及近海海域:①地处两大板块碰撞地带有浅源大地震②沿海地区地质构造中很少有大的断裂层和断裂带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运动极少③近海大陆架宽广,滩平水浅水体较浅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影响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变化及潮汐涨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过程让咸潮十分缓慢地增加,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6:2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30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