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2005年11月8时49分38.6秒,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截至26日11时55分,九江县死亡6人,伤247人,倒房8000余间,损房2.9万余间……瑞昌死亡6人,受伤130余人,倒房500余间……湖北有2人死亡……材料二:江西九江地震示意图(1)地震烈度的大小同 和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 、地质构造和 有关。(3分)(2)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1分)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C.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3)地震发生时,九江、南昌、长沙震感较轻的是______,主震震级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分)(4)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1分)A.听说地震,夺路逃命 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 D.双手抱头,有序撤离(5)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1分)A.台风 B.地震 C.火山 D.滑坡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震级 震源深浅 地面建筑(3分) (2)B(1分)(3)长沙 相同(2分) (4) D(1分) (5) A(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地震。(1)影响地震烈度的原因,直接原因是震级、震中距离等,还有间接原因震源深度、地面建筑强度、地质构造等有关。(2)震级是以一次地震中释放的能量来衡量的,故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由于震中距离等不同,导致一次地震中各地的烈度不同。(3)结合图示长沙距离震中最远,故震感最轻,而一次地震的震级始终相同。(4)保持头脑冷静,应有序、迅速的撤离。(5)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主要考查你对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考点的理解。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洪灾为例: 1、洪灾中的自救: (1)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2)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2、洪水中的救助: (1)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2)抢救溺水人员 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 (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 (6)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8)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9)震中——避震: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10)震后自救与互救 ①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②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③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11)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1)风灾: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2)大雾: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3)沙尘暴: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4)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6:25: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297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