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

更新时间:2023-02-05 06:24:18 阅读: 评论:0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1材料二:图2是图1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期间,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地方时相差最小的两地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6分)(2)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3)若一位参会者从德班沿图中线到哥本哈根,沿途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这种景观差异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6分)(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会议探讨的共同问题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 德班  (6分)(2)全年高温,气温年变化较小  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干湿季明显;乙地全年多雨,降水量大(6分)(3)热带雨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从赤道到两级(6分)(4)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2分)(5)全球变暖(2分) 减少矿物燃料燃烧,减少温室气球排放;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试题解析: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取决于纬度,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图中,哥本哈根纬度最高,变化最大;时差取决于经度,经度差越小,时差越小;经度差越大,时差越大,图中发现,哥本哈根与德班经度差下,时差小。比较气候特征的差异性,关键在气候两要素气温和降水量在数值和变化上的差异。根据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发现,两地气温都在20—30℃。全年高温;同时最低温和最高温的差值小,变化小;不同之处在于降水量,图中发现,乙地的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小;而甲地降水量少,且变化大。(3)考查学生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各大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才能明了相对应的自然带。根据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沿途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雨林、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 ,图中沿线是南北方向的变化,为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4)此题难度小,关在在于学生抓住题意中的关键词——沿海地区,从而明白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当地的影响——海面的膨胀和两极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低地。(5)结合时事,考查地理知识——全球气候变化,当今由于人为热排放,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应对的措施原则关在在于——少排放,多吸收;所以措施有减少矿物燃料燃烧,减少温室气球排放;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公众的参与;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等等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7年.....”主要考查你对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考点的理解。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①政治地图 含义: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内容: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变化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争及其影响 大战原因:重新瓜分世界。 结果:协约国胜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德日意结成轴心国集团;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 战后:英法严重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20世纪60年代末解体。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减弱。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苏联解体。 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 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6:2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29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