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读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所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小题1: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A.1000㎞B.1400㎞C.1200㎞D.1600㎞小题2: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C.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D.黄河站的区时比中山站的区时晚约4小时18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黄河站的纬度是78°55′N,与极点相隔11°05′。纬度每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所以与极点相差约1210千米,C对。A、B、D错。小题2:根据纬度判断,黄河站、中山站均位于极地东风带,但是黄河站位于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中山站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A错。一年中,极圈以内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的天数与纬度相关,在极圈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的天数就越多。结合题干和材料可知,黄河站的纬度比中山站高,所以极昼、极夜的天数比中山站多。B错。从纬度看,黄河站位于中山站北面,从经度看,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面,所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C对。根据经度判断,黄河站位于东1区,中山站位于东5区,所以两地的区时相差4小时,D错。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主要考查你对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考点的理解。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①政治地图 含义: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内容: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变化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争及其影响 大战原因:重新瓜分世界。 结果:协约国胜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德日意结成轴心国集团;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 战后:英法严重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20世纪60年代末解体。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减弱。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苏联解体。 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 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6:2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291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