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下表是亚洲四个国家2005年国土构成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耕地 (%)牧草地(%)森林(%)其他(%) ① 21.8 8.559.210.5 ② 12.9 1.268.217.7 ③ 3.0 3.6 3.789.7 ④ 0.8 82.56.510.2 小题1:结合所学知识,判定①、②、③、④分别是A.日本 柬埔寨 阿联酋 蒙古B.日本 阿联酋 柬埔寨 蒙古 C.柬埔寨 日本 阿联酋 蒙古D.柬埔寨 蒙古 阿联酋 日本小题2:有关四国森林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国木材主要出口到印度尼西亚B.②国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出口量大C.③国因森林过渡砍伐,林地比重小 D.④国森林比重小,主要是因为气候干旱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C小题2:D
解析
小题1:所给四国中,蒙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国土以牧草地为主,耕地比重小,对应表中的④;阿联酋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国土以沙漠为主,耕地、牧草地和森林比重小,对应表中的③;日本和柬埔寨的森林覆盖率都很高,都为季风气候区,但日本经济发达,耕地比重小,气候上海洋性较强,牧草地比重较柬埔寨也少,故①为泰国,②为日本,选C。小题2:印度尼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资源丰富,不需要从柬埔寨进口;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但实行保护本国森林资源的政策,木材主要进口;阿联酋林地比重小是由于气候干旱,自然条件不适宜森林生长;④为蒙古,由于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故森林比重小,选D。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下表是亚洲四个国家2005年国土构成表,.....”主要考查你对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考点的理解。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①政治地图 含义: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内容: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变化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争及其影响 大战原因:重新瓜分世界。 结果:协约国胜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德日意结成轴心国集团;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 战后:英法严重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20世纪60年代末解体。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减弱。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苏联解体。 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 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6:1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27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