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40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材料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 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以及占GDP比重期间“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环保投资总额(亿)150550800360070001375031000环保投资占GDP比重(%)0.50.670.800.931.241.351.50 注:三十多年来,我国万元GDP的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等排放量出现了大幅下降。但是,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是发达国家的8~9倍。材料二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描述了发达国家走过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把重化工作为支柱产业,同时,建立政府环保部门和大规模非政府组织,制定相关环保法律以及开始公众运动。八九十年代,企业污染不断见诸报端,有的企业被罚款或送上法庭受审。如今,在欧洲,由于法律的监管、公众的监督以及政府的权威,企业对环境污染行为更为谨慎。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的背景下,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地分批实施,促使生态“拐点”更快来临。材料三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推进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在欧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协调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实现了现代化。而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或停滞,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业没能跟进,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出现了城市贫民窟(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等社会问题。材料四 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2013年1月,北京厚重的雾霾数日挥之不去,城区PM2.5浓度值一度逼近每立方米1000微克(PM2.5日均限值国家标准为每立方米75微克)。据分析,北京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煤炭燃烧、工地扬尘等。“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北京。“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加强宏观调控”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材料二,从企业角度,分析如何使生态“拐点”更快来临?(12分)(3)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推进城镇化。(12分)(4)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面对严重的大气污染,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做些什么。(10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经济信息在工业化前期,伴随着GDP的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工业化中后期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后,随着GDP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会呈现下降的趋势。(2分)从重工业化时代到工业化基本完成阶段,污染水平超过环境的容量;在工业化初期以及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污染水平低于环境容量。(2分)我国环保投资总量和占GDP比重增长较快,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还存在较大差距。(2分)(2)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国家应该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于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3分)②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政府切实履行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分)材料中的欧洲企业之所以对环境污染行为更为谨慎,与工业化过程中政府依法履行其职能不开的。(3分)企业:①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制定和落实节能减排的措施,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3分)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3分)(3)①中国必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4分)②通过产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增强城镇就业吸纳能力。(2分)加快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员合法劳动权益,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2分)③积极发挥政府财政作用,鼓励民间投资。(2分)加强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的投入,实现社会公平。(2分)(4)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2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公民应该树立并宣传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觉节约能源资源;举报工地扬尘;参加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6分)(其他措施,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明确纵轴表示污染程度和GDP,横轴表示时间以及环境容量,实线表示GDP,虚线表示污染水平,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白A点B点C点各代表什么,这是破题的关键,另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注释。这是做题的关键。明白了这些注意点后,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经济信息:第一,GDP发展与污染程度的关系:工业化起点时期GDP发展,污染也加剧;工业化中后期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时期,随着GDP进一步发展,环境污染程度会呈现下降的趋势;第二,环境容量与污染水平的关系;从重工业化时代到工业化基本完成阶段,污染水平超过环境的容量;在工业化初期以及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污染水平低于环境容量;从表格中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以及其占GDP比重,呈现上升趋势,通过注释又不难看出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2)本问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措施型试题。通过审设问,我们可以明确考查的知识:第一小问考查宏观调控,主体是政府,涉及的知识点:宏观调控原因,宏观调控手段,财政的作用;第二小问考查主体是企业,至于企业怎样做,一定要审材料明确国外企业的做法,据此给我们的启示: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3)审设问可知本问属于措施型试题,主体是国家;审材料可得出要推进城镇化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协同发展。因此我国一方面要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4)本问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审设问可知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影响这一考点,主体是公民。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表现等角度进行作答。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40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主要考查你对 [科学发展观 ]考点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含义: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基本介绍: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主要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思想: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地位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的战略思想。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的增加,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旨是更好地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A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B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C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6:0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25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