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36分)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是某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绘制的“京津冀地区高速发展规划”图 (1)读上图,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协同发展。(12分)材料二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力推动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下去,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2)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阐述京津冀三地发展为什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12分)材料三 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明确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3)打造“文化中心”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12分)优势措施理论依据示例:拥有故宫等7项世界文化遗产和7000余处文物古迹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拥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众多文化会展场地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①拥有以798艺术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文化市场②③北京高校林立,拥有200多家科研机构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④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通过产业与技术扩散,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本区域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②通过资源、产品和劳动的输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实现人、财、物在本区域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是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仅从北京的角度考虑问题是有局限性的,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方式。②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只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切实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的路子走下去,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3)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解析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京津冀三地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协同发展。对于此类限定不明确的题目,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一一解读,对应教材相应的理论点,解读设问相互借力,协同发展,可联系教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知识,即通过产业与技术扩散,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本区域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通过资源、产品和劳动的输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实现人、财、物在本区域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京津冀三地发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此类限定不明确的题目需要针对材料信息进行一一理论对应,解读设问,一亩三分地思维,对应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结合材料,组织语言,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是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仅从北京的角度考虑问题是有局限性的,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方式;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只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切实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的路子走下去,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3)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原因类。题中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体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题中针对拥有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市场,采取的措施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基本理论依据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针对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体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36分)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主要考查你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考点的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施行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注意联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来理解。(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共同富裕。(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要注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关于市场经济内容容易混淆的几个问题:
(1)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国家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制定价格等说法都是错误的;反过来,完全由市场决定、否定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也是错误的。 (2)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主辅之分。不能因行政手段作用直接而认为要以行政手段为主。(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市场调节不行,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把市场调节(无形手)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形手)结合起来 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注意联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来理解。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共同富裕。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要注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4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184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