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30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图1 1978-2013年我国市场化指数(%)注:①市场化指数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13的568845亿元。图2 2005~2012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情况(亿元)注: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材料二 2013年,我国政府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创新管理模式,简政放权,取消或下放权力近500项;调整经济结构,关、停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及高污染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2分)(3)结合材料二,阐述政府在改革创新中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践。(10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图1表明,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2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高。(2分) ②图2表明,2005~2012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逐年增加,(2分)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差距继续缩小。(2分)(2)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既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让更多的人共享改革成果。(4分)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日标.社会保障支出逐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差距不断缩小,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4分)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说明政用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不足,运用经济手段增加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4分)(3)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我国政府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创新管理模式,切实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墓础发展部分,有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分)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国政府在改革创新中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4分)③我国政府在在改革创新实践中妥善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利益关系,充分认识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调整经济结构,关、停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及高污染企业等,必然会影响少部分个人或局部利益,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2分)
解析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市场化指数不断提高,据此直接指出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其次,不能忽视注解内容,注解内容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直接阐述即可;图二反映的是2005年到2012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变化情况,据图直接指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加即可,其次,注解内容描述了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直接阐述即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将这些特征结合材料分别分析阐述即可。(3)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有两个,一是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其次,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还必须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政府在改革创新中转变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这可以用第一个标准来作答;政府在改革创新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利益,这可以用第二个标准来作答。政府在改革创新中调整经济结构,关、停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及高污染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所做出的举措,可以用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还必须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来作答。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30分)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主要考查你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考点的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施行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注意联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来理解。(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共同富裕。(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要注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关于市场经济内容容易混淆的几个问题:
(1)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国家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制定价格等说法都是错误的;反过来,完全由市场决定、否定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也是错误的。 (2)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主辅之分。不能因行政手段作用直接而认为要以行政手段为主。(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市场调节不行,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把市场调节(无形手)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形手)结合起来 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注意联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来理解。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共同富裕。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要注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4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184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