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下图是“中、日、韩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示意图,图中资本拥有量(K/L)是指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拥有量(N/P)是指每10万人口?平方千米的自然资源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A.①是中国B.②是韩国C.③是日本D.③是中国小题2:从图中可知,①国企业在③国城市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③国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研发能力强C.劳动力资源丰富D.政策优惠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BD小题2:AC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考查地理图表的阅读判断能力。中、日、韩三国当中中国的人均资本最低,所以③为中国,日本的人均资本最高,所以①为日本,则②为韩国。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小题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和资源优势。所以选项中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下图是“中、日、韩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示.....”主要考查你对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考点的理解。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①政治地图 含义: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内容: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变化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争及其影响 大战原因:重新瓜分世界。 结果:协约国胜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德日意结成轴心国集团;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 战后:英法严重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20世纪60年代末解体。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减弱。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苏联解体。 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 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4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18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