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回答下列问题:(1)A岛的气候类型属于 、,这里经常受 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是 。(2)1997年,因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A岛出现持续干旱,发生森林大火。七、八月,南半球的 风越过A岛,随后受 力的影响,偏转成 风,使该岛大火的烟雾严重污染了B、C两地。(3)B地是 (国家),其附近有 海峡,该国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造船、 和 。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 对流雨 (2)东南信 地转偏向 西南 (3)新加坡 马六甲 电子工业 旅游业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东南亚的气候及新加坡的有关地理知识。A岛地处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夏季,随太阳直射,或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咽喉位置,交通十分方便,发展了石油化工、造船、电子等工业;绿化好,被称为“花园城市”国家.旅游业发达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回答下列问题:(1)A岛的气候类型属于 .....”主要考查你对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考点的理解。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①政治地图 含义: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内容: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变化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争及其影响 大战原因:重新瓜分世界。 结果:协约国胜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德日意结成轴心国集团;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 战后:英法严重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20世纪60年代末解体。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减弱。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苏联解体。 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 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3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159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