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硝酸铜受热易分2Cu(NO3)2 △ . 2CuO+4NO2↑+O2↑,当温度达到800℃时,CuO开始分4CuO 高温 . 2Cu2O+O2↑,至1000℃以上,CuO完全分解(加热过程中忽略2NO2=N2O4,2NO2=2NO+O2等反应)。现取5.64g Cu(NO3)2无水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分解,将生成的气体及时导出并用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1)若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经加热完全分解,其中的铜元素全部转化为氧化铜,则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2)若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完全分解,铜元素全部转化为氧化亚铜,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后,还有多余的气体,则多余的气体是______(填分子式),其体积(标准状况下)是______.(3)若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分解后的残留固体中含有1.60g CuO,则残留固体的质量可能是______.(4)设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在分解过程中,得到的残留固体质量为x,生成的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为y,求y与x的关系式: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由题意可知n[Cu(NO3)2]=5.64g188g/mol=0.03 mol,根据铜元素守恒可得n(CuO)=0.03 mol,所以m(CuO)=0.03mol×80g/mol=2.4 g,故答案为:2.4g;(2)无水硝酸铜分解生成CuO时,生成的NO2与O2恰好与水完全反应,多余的气体为CuO分解生成的氧气,由可知关系式4CuO~O2可知,n(O2)=0.03mol×14=0.0075(mol),所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0.0075mol×22.4L/mol=0.168 L,故答案为:O2,0.168L;(3)残留固体可能是CuO和Cu2O的混合物,也可能是CuO和Cu(NO3)2的混合物.若为CuO和Cu2O的混合物,则n(CuO)=1.6g80g/mol=0.02 mol,n(CuO)+2n(Cu2O)=0.03 mol,所以n(Cu2O)=0.005 mol,故m(Cu2O)=134g/mol×0.005mol=0.72g,m(残留固体)=1.60 g+0.72 g=2.32 g; 若为CuO和Cu(NO3)2的混合物,则n(CuO)=0.02 mol,则n(CuO)+n[Cu(NO3)2]=0.03 mol,n[Cu(NO3)2]=0.01 mol,m[Cu(NO3)2]=0.01mol×188g/mol=1.88 g,m(残留固体)=1.60 g+1.88 g=3.48 g,故答案为:2.32g或3.48g;(4)当残留固体为CuO和Cu(NO3)2的混合物或全部为CuO时,只发生反应:2Cu(NO3)2 △ . 2CuO+4NO2↑+O2↑,此时NO2和O2的体积比为y=4,故2.4 g≤x<5.64 g;当残留固体为CuO和Cu2O的混合物或全部为Cu2O时,设CuO的物质的量为m mol,Cu2O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n(CuO)+2n(Cu2O)=m+2n=0.03(mol),x=80m+144n,y=0.060.015+0.5n,解得y=1.922.88-x,剩余全为氧化亚铜是质量最小为0.015mol×144g/mol=2.16g,此时2.16g≤x<2.4g;另外,x=2.4 g时也符合y=1.922.88-x,故答案为:2.4 g≤x<5.64 g,y=4;2.16g≤x<2.4g,y=1.922.88-x。
解析
5.64g188g/mol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硝酸铜受热易分2Cu(NO3)2△.2C.....”主要考查你对 [化学反应方程式 ]考点的理解。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个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对于气体反应物、生成物,还可以直接通过化学计量数得出体积比。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2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136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