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我国又一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緬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读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甲河源头的补给类型是

更新时间:2023-02-05 05:21:43 阅读:13 评论:0

题文

2013年5月,我国又一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緬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读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左图),回答有关问题。(1)甲河源头的补给类型是________,说明该补给类型补给水量变化的特点。(8分)(2)根据乙地区某日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描述图中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0 分)。(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意义,并列举管道建设对沿线地区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12分)(28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冰雪融水   变化特点:①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②夏季补给多,冬季补给少;③白天补给多,夜晚补给少;④晴天补给多,阴天补给少。(6分,每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3点即可)(2)特点:①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②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或等温线北段大致呈南北走向,南段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或等温线南北走向,大致平行分布);③等温线分布较密集。(6分,每小点2分)原因:①山河相间,南北纵列;②地势起伏大。(4分,每小点2分)(3)意义:①缩短原油输入我国的路径;②(绕开马六甲海峡,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保障我国能源运输安全;③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④缓解我国油气短缺局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6分,每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3点即可)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①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②加剧荒(石)漠化现象;③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④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6分,每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3点即可)

解析

(1)甲河为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源头为冰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水量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温度高补给量大,温度低补给量少。(2)等温线分布的特点一般是从数值变化、等温线延伸方向和疏密情况进行描述,如从等温线数值上看,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从等温线走向上看,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从等温线疏密看,等温线分布较密集。等温线分布的原因是乙地位于横断山区,山河相间(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南北纵列(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地势起伏大(等温线分布较密集),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分析。(3)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缩短了运输路程、增加了运输渠道、减少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缓解了能源紧张、增加了油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等。后一问可以分别从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两个方面例举,如自然灾害方面主要有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环境问题方面有加剧荒漠化现象、水土流失加剧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等。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013年5月,我国又一条能源进口战略通.....”主要考查你对 [世界主要的资源问题 ]考点的理解。

世界主要的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们是支持人类生存、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种。

世界主要的资源问题: (一)淡水资源短缺 1、世界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供需现状: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由于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以及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①世界可用淡水供应少 A.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2.53%。B.所有淡水中99%难以直接利用。C.人类最容易获取的是江河湖沼中的水。②世界淡水的需求量大:A.生产需求:工农业用水B.生活需求。③各国各地各种用水量以及它们分别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差别显著。 2、①世界淡水资源紧缺:自然原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全球水储量的2.53%是淡水,其中绝大部分是难以开发和利用的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在无人区或人烟稀少地区降水所形成的径流,也未能被人们利用。淡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水资源丰富。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总水量和人均水量都低。人为原因: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管理。世界总需求量增长很快。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发展以及其他社会用水量增多,供需矛盾突出。各国和各地情况不同。水的浪费和水污染严重。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

(二)土地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污染等。世界耕地的需求趋势:

(二)土地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污染等。世界耕地的需求趋势:

(三)矿产资源问题:世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以中国、美国、俄罗斯储量最大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①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占用大量农田、土地;对土壤、水源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②地下采煤造成地表塌陷。 ③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造成大气污染;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世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解决问题的措施:①利用煤矸石或废渣回填采空区,开发利用煤矸石。②对塌陷区土地复垦或搞淡水养殖 ③加强管理,减少煤炭的露天堆放和运输过程中损失④开展综合利用,对煤炭燃烧后的废气回收再利用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2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124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油气   河源   管道   示意图   全线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