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3日,由于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车间爆炸,导致松花江受到严重污染。2005年11月24日凌晨3时,哈尔滨市“四方

更新时间:2023-02-05 05:16:54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11月13日,由于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车间爆炸,导致松花江受到严重污染。2005年11月24日凌晨3时,哈尔滨市“四方台”取水口断面硝基苯开始超标,松花江水污染带的前锋抵达哈尔滨。(1)简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2)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该时段对松花江污染物的自净和处理的不利因素。(3)说明松花江被苯类物质污染后造成的危害,分析可立即采取哪些应对措施。(4)2005年11月,松花江发生了严重的水污染事件,请从工业区位、饮用水源、环保工作等方面,分析说明这次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流量较大;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含沙量小;结冰期较长,有凌汛现象。(2)河流流量较小,表层水有结冰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自净和处理。(3)危害:污染水源,造成松花江流域地区饮水困难;破坏松花江生态环境,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应对措施:加大上游水库下泄流量,加快污染水下行速度,稀释受污染水体;对污染水体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向俄罗斯通报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4)水污染较重的化工厂不宜建在处于河流上游的城镇,尤其是流经省区(或国家)较多的大河;城镇居民的饮用水源应有多种渠道,最好以不易污染的水源为主;各城镇应进一步加强环境的监测和统筹工作,尤其是以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地区,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向相关地区和单位通报,及时作好应急准备,把危害和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解析

(1)联系东北地区气温、降水特点来分析松花江的流量、汛期、冰期等水文特征。 (2)污染时间在11月,东北天气渐冷,表层水开始结冰,水体流动减缓,不利于水体的更新和净化。(3)产生水体污染,应尽快稀释水体,并及时进行监测和通报污染状况。(4)这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2005年世界环境污染问题中的一项大事件,在题目给出的思维线索引导下,联系化工厂的区位、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污染与净化、对环保工作的要求等方面去考虑,提出自己的看法。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主要考查你对 [环境管理概述 ]考点的理解。

环境管理概述

环境管理的概念: 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1、分类: 按管理范围可分为三类——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管理 2、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3、环境管理的执行对象和主体:(1)环境管理的对象 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即个人、企业和政府。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 4、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的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的遏制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1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105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