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30分)材料一:2001—2012年我国天然气供需和对外依存度情况注:2013年,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5.4%上升到5.9%,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8.3%,而2012年世界能源消费天然气所占比例是23.9%。材料二 :在今年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放开竞争性业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有序进入能源开发领域公平竞争。材料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014年 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终于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计划从2014起铺设管道,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向中国供气,累计30年,价值达4000多亿美元。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是中俄加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互信互利原则。(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12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的正确性。(10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2001-201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都在持续增加,但2007年后供小于求,导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2007年后形势逆转并持续加大;(4分)2013年我国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虽然发展迅速,但所占比重离“十二五”目标有很大距离,与世界差距更大;(3分)材料说明我国天然气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形势不容乐观(1分)。(2)发挥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发挥国有经济在天然气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投资主体有序进入天然气产业中可竞争性的业务,促使各投资主体在天然气领域公平竞争,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提高供应能力。(6分)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前提下适当进口天然气,还有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家竞争与合作,开发和利用全球天然气资源,缓解国内供需矛盾,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促进国内天然气的生产供应和节能减排放在首位,减少天然气对外依存度。(6分)(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际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合乎两国共同利益,有利于缓解两国各自的天然气供需矛盾;(3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有利于加强两国的全面能源合作,提高两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符合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促进多极化进程,建立以和平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互信互利前提下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有利于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对外关系的准则的体现,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和平发展。(3分)
解析
(1)材料一的图描述的是我国天然气的产量、需求量、对外依存度的变化情况,因此,首先指出这三者的变化趋势,其次,注意对外依存度的变化比较特殊,2007年以前对外依存度为负,2007年开始转为正,而且不断增加,因此,这反映的是2007年后供给开始小于需求,导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2007年后形势逆转并持续加大;第三,务必不要忽略掉图下的注解内容,注解内容描述了20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所占能源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是数据显示离“十二五”目标,尤其是离世界水平差距较大。最后,指出这个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即我国天然气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形势不容乐观。(2)材料二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放开竞争性业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有序进入能源开发领域公平竞争,因此,根据这一信息,可以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来分析促进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因此,从两方面阐述,一是要发挥公有制企业和资本的作用,尤其是发挥其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天然气领域,促进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材料三描述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因此,可以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知识来分如何促进天然气的发展,提高对外开开放水平,在保证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加强进口,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缓解天然气供求矛盾,坚持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原则。(3)阐述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的正确性,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合作的意义以及合作是中国的外交政策的体现来思考。中俄合作的决定因素可以用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来分析;合作的意义可以用加强国际合作符合时代主题、多极化趋势、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知识来分析;外交政策的角度,可以用决定外交政策的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准则等知识来分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30分)材料一:2001—2012年我.....”主要考查你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 ]考点的理解。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
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
①必要性:理论上: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实中: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①从主要矛盾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从社会主义的基础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③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④从国际竞争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提示:
改革的内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注意:不是根本制度的改变。
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1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10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