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4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 年 3 月,教育不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鼓励学校充分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某中学拟定教育活动方案,节选如下:(l)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弘扬闽商“善观时变,顺势而为”精神的依据。(12 分)(2)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角度,解读闽商“敢冒风险,爱拼会赢”精神。(9 分)(3)有同学认为,领会了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也就领会了中华民族精神。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评析该同学观点,并指出评析过程所应用的辩证思维方法(答一种方法即可)。(12 分)(4)运用《政治生活》“公民”的有关知识,结合表中“教育重点”内容,为青年学生如何共筑中国梦提出三条建议。(9 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42 分)(l)①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或价格影响生产)。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或消费对生产调整和升级有导向作用)。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或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的需要)。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⑥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评分说明:考生只要答到其中 4 点即可,每点 3 分,共 12 分,考生若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的,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分)(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闽商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去冒风险、去拼搏。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或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闽商要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引领自身去冒风险、去拼搏才能赢。③闽商要在劳动与奉献、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和砥砺白我中去冒风险、去拼搏。(评分说明:每个要点 3 分,满分 9 分。考生若从“坚持正确的价值利断和价值选择”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的,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9 分。若只答出原理只给一半分数)(3)①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体现了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②中华民族精神还包含“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方面。③中华民族精神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评分说明:每个要点 3 分,满分9分)思维方法:①用全面观点看问题;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用联系观点看问题;④用发展观点看问题;⑥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评分说明:只要答出其中一种思维方法即给 3 分,满分 3 分)(4)①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政治性义务。②要依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③要遵循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评分说明:每个要点 3 分,考生若能联系实际分析,可奖励 2 分,或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9 分)
解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企业弘扬闽商“善观时变,顺势而为”精神的依据。要注意此题为原因类主观试题,知识指向为企业。回答本类试题,要注意从理论原因和现实意义两方面回答。企业重视该精神,首先是有价值规律决定的,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本题难度不大。(2)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知识。知识指向明确,即历史唯物主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该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其本质上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考生从这两个方面回答即可。同时该精神强调了要在劳动与奉献、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和砥砺白我中去冒风险、去拼搏。本题难度较大。(3)本题为评析题。回答本题要注意观点完全正确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指出观点的正确或科学性,接着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观点完全错误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接着说明理由和原因,最后提出正确的观点。材料中看到了林则徐的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关系,但是忽略了民主精神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要回答应有的思维方法。要注意用全面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联系观点看问题、发展观点看问题等思维方法。(4)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为公民的相关知识。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作为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政治性义务;要依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遵循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4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主要考查你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 ]考点的理解。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
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
①必要性:理论上: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实中: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①从主要矛盾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从社会主义的基础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③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④从国际竞争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提示:
改革的内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注意:不是根本制度的改变。
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1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099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