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材料一 2007—2011年安徽省宏观经济状况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年份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民纯收入增速(%

更新时间:2023-02-05 05:12:37 阅读: 评论:0

题文

30分)材料一   2007—2011年安徽省宏观经济状况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年份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民纯收入增速(%)200720.426.717.419.8200820.328.213.218.2200913.7178.47.2201021.93312.117.3201113.527.617.817.9(1)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就解决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材料二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传统徽州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部分可以概括为:崇仁尚义、修德敦行、讲求诚信;创新进取;坚忍不拔、百折不回,负重进取的“徽骆驼精神”;兴文重教;宗族乡里意识和帮扶协作精神。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精神,传承和创新徽州文化,建设好徽州文化基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和进一步弘扬良好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文化支持系统。‘(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传承和创新徽州文化”。(12分)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不断开拓创新,始终以产业政策实施为重点,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势头强劲。(3)请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0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经济信息:①2007—2011年,安徽省GDP、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人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相比较而言,2009年增速有所下降;②安徽省GDP、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每点2分,满分4分)建议: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②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每点2分,满分4分)(2)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商贸活动、教育等途径和大众传媒等手段积极传播徽州文化,增强徽州文化的影响力;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加强徽州文化同其他地域文化的交流,做到博采众长;④传承和创新徽州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每点3分,满分12分)(3)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开拓创新,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4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并取得明显成效。(3分)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我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

解析

(1)图表型材料题一般由题目、图表、备注(注释)三步分组成。从设问的角度来看,一般是通过比较来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差距等问题,进而阐明一些原理、观点或规律,有些试题还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设问是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就解决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等知识点来展开。(2)“如何做”型简答题是需要解释为什么、怎么办。所以其答题要求先摆出相关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措施。本题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点去说明。(3)答案要求紧扣题意,简明扼要。是灵活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比较等能力的题型。答好简答题,要注意答案的简洁性和逻辑性。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从发展观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等知识点去说明。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30分)材料一 2007—2011年安徽.....”主要考查你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 ]考点的理解。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

 

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

①必要性:理论上: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实中: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①从主要矛盾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从社会主义的基础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③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④从国际竞争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提示:

改革的内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注意:不是根本制度的改变。

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1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09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