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材料一:表:2011年我国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产 业产值增速利润增速能耗增速传统产业(部分)金属加工30.2%l9.2%18.0%钢铁29.2%13.7%27.5%机械39.9%11.5%17.5%文化产业(如出版、电影、动漫)79.5%49.0%1.1%注:我国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截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低于国际标准。(1)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根据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当前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8分)材料二: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 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侩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伍日本女大学生观看该片后说:。我现在才知道中 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 启示。(6分)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曾说,现在国际上强调“软实力”,其实我们政党制度也正是一种“软实力”。(3)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政党制度也正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6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产值增速比较快,利润增速比较快、能耗增速比较低,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潜力巨大。(2分)②生产决定消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2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经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思想保证。(2分)(2)答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包含了人类共同的人文关怀和情感。(2分)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颏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舌尖上的中国》借鉴了世界文化传播的先进手法,推动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2分)(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软实力”,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我国的政党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即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向,又促进了政党和谐,保证了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有利于推进我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与推动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解析
(1)题目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二是根据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当前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表格的题目直接对数字进行分析比较,比较的结果就是答案。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一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结合材料分析即可。(2)题目已经给出了知识点的限制——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知识,文化多样性最常用的知识点就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常用的是文化创新的途径,要把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3)题目明确给出了政治生活的主体——政党,跟政党有关的知识点就是我国的政党制度,这里边还包含了一个知识点,就是政协。找到知识点,按政治生活题答题套路回答即可。点评:做政治的主观题,非常重要的是确定知识点,可以说,只要知识点定准了,这个题目是一定能得高分的,如果知识点定偏了,这个题目就得不到什么分数了,所以考生要特别注意题目的要求,看主体是谁,知识点限制是什么。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考查你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 ]考点的理解。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
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
①必要性:理论上: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实中: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①从主要矛盾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从社会主义的基础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③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④从国际竞争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提示:
改革的内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注意:不是根本制度的改变。
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1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094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