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更新时间:2023-02-05 05:10:18 阅读: 评论:0

题文

Ⅰ 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 ____ ②_____  ___。(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编号)。(4)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C________,D________。(5)D中反应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个。Ⅱ 实验时他需要1.0mol/L的硫酸溶液250mL。根据溶液的配制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几次,摇匀。(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2 分)(1)锥形瓶、长颈漏斗;(2)除去H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H2);(3)D;(4)白色无水CuSO4固体变蓝、 黑色=CuO逐渐变红;(5)1.204×1024(1)C;烧杯、玻璃棒;(2)   B、C、D;(3)13.6; 15

解析

(1)A是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①是锥形瓶,②是长颈漏斗。(2)氢气在点燃时必须是干燥的,故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H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H2)。(3)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条件,故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D。(4)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进入C中,故C中的现象是白色无水CuSO4固体变蓝。氢气还原氧化铜呈单质铜,故D中的现象为黑色CuO逐渐变红。(5)氢气反应后生成的是水,H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了+1价,故D中反应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4个。(1)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需要球型漏斗,即C。需要的玻璃仪器还有烧杯、玻璃棒。(2)B项:容量瓶不用待配溶液洗涤,否则影响配置结果,故错;C、D项: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故错。故选BCD。(3)V(浓硫酸)=m÷ω÷ρ=nM÷ρ=cV(溶液) M÷ω÷ρ=1×0.25×98÷98%÷1.84=13.6(mL)。选用量筒,最大容量应接近所需液体的体积,故选用15mL。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中,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能够考查同学们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Ⅰ 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主要考查你对 [物质的量 ]考点的理解。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 物质中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发光强度、温度、物质的量)符号:n 计算公式:物质的量(n)=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种化学常用量间的关系:n=N/NA=m/M=V/Vm=cV=ρV/M

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指定粒子的多少,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适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

物质的量的相关解法:

 

问题探究:

(1)1mol氢这种说法正确吗?如何表示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答: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离子的种类,1mol氢的说法不正确,因其咩有指明是氢分子还是氢离子、氢原子。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分别表示为1molH、1molH2、1molH+。(2)阿佛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mol-1在实际使用上有何区别?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而6.02×1023mol-1只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一个近似值。在关于概念性描述时要求非常准确,要使用阿佛加德罗常数,而在涉及计算时,则用6.02×1023mol-1进行粗略计算。二者关系类似于数学上的圆周率∏与3.14的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5:1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087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氧化铜   氢气   所示   产物   如下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