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永乐时期,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从而有郑和下西洋之举……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建立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关系,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赢得了亚非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友谊,两洲数十个国家沿着郑和所开辟的航路,不远万里,纷纷来宾,向明王朝赠送珍贵礼物。——《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材料二 我国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改革开放前的28年,我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是向受援国提供贷款或无偿援助。那时我们提供的贷款一般都是无息贷款;对外援助的方式一般为成套项目援助、技术援助、物资援助及现汇援助。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经济援助。我国对外援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五”“二五”期间为1%多一点。从1963年开始,比例逐年提高……1971—1975年,中国对外援助支出猛增,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5.88%……1973已升至7.2%,超出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国家对外经济援助的比例。——张淑贞《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援助若干鲜为人知的史实》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表示新形势下中国将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优化对非援助结构……中国愿意和非洲国家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提升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鼓励更多企业赴非洲投资, ……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扩大对非产品开放市场,逐步给予非洲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免关税待遇,2010年年内首先对60%的产品实施免关税。进一步加强农业、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教育合作。——新华社2009年11月8日电(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活动为何难以持久。(6分)(2)根据材料二推断“受援国”的主要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国际背景并简析其产生的影响。(14分)(3)根据材料二、三,概述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对外援助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积极作用:扩大了中国的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增进了各国间的信任与友谊。(4分)原因:朝贡贸易,活动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国力衰退时难以维持。(2分)(2)受援国: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2分)国际背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威胁中国;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4分,任答2点即可)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如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利于促进受援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消极方面:加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负担。(8分)(3)变化:对外援助形式由单一到日益多样化(由单纯的经济援助到注重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忽视国家经济利益到兼顾受援国与我国双方的经济利益。(4分)原则:注重国家利益;量力而行;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等。(4分,任答2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略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要考查你对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考点的理解。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上海合作组织:
是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时间:2001年10月;地点:上海;与会者: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文件:《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意义: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4:3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00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