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作业,新设计
曾几何时,做作业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面临着要做作业。家长买了同步训练、买了一课四练、买了奥数书,学生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家长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问学生:“作业做好了吗?”如果学生做完了作业,一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反之,就要遭到责备。从开学到期末,学生最少做了两本数学作业。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天重复着做老师布置的题:××页××题。教师、家长根据这些作业来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久而久之,作业就成了学生的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而又不得投入的活动。学业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都跑到哪里去了?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数学教育与21世纪社会发展更紧密的结合提示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即数学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数学素质。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这句话向我们表明观点: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今后更好的用数学服务的,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落实这些理念,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说、玩、用、记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表达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活动欲望、兴趣、热情、好胜心。难怪有人会说:“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的乐师,是争取人们灵魂的坚强战士。”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已的思维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有效调控教学的主要方法。一年级学生识字少,但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作业,是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一年级学生又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为了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说”,即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已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二、玩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只有当学生对学充满兴趣时,学习才会有效,也只有当他们投身到知识中去发现新观念、新规律、新方法时,学习才会充满乐趣。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乐趣,我把一些作业设计成“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在“比多少”教学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4个杯子装同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调羹、2调羹、3调羹、4调羹糖,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放糖最多的那杯最甜。第二天,我请学生汇报作业情况,学生基本上都举了手,还说得井井有条呢!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了水一样多,糖越多越甜的道理,而且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了热爱数学学习的好情感。又如:“比高矮”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排排队,看看谁最高谁最矮。(巩固比高矮的方法,创设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前后、左右”的作业是:请家长坐好,说说家长及自已前后、左右有些什么。以上作业把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联系,为知识的学习创设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情节,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形成主动学习。
三、用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俗话说,学以致用。“有用”是人们学习的动力。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题材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学得有味,而且理解深刻,掌握牢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经常谈及的问题。然而,学习和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用”的能力,在布置一年级的作业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学了课本第一册第82页“数学乐园”最后一个活动“统计”的内容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班上同学的上学情况吗?是爸妈接送、爷爷奶奶接送,还是自己上学呢?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乱猜;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去问每个同学就知道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三种方法较好。为了使统计难度适应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只要求他们采访10位同学,并要求制成调查统计表。学生利用下课时间,紧张而兴奋地走进不同同学的位置,第一回做了“调查员”。使我高兴的是,他们的成果丰富多彩,各有特点,如:
(1)我的调查统计表
爷爷接送:√ √;
妈妈接送:√ √ √ √ √ √;
自己走:√ √;
一(5)班 汪 剑浪
(2)我的调查统计表
奶奶接送: O O O ;
爸妈接送:O O O O O;
自己走: O O;
一(5)班 叶豪放
(3)我的调查统计表
爷爷奶奶接送:× × × ×;
妈妈接送: × × × × ×;
自己走: × ;
一(5)班 胡梓泽
这样的设计,让知识的掌握过程融入日常的生活,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易于让学生明白数学的价值,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获得了生活技能。学生独立完成这类实践作业的同时,把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在复习课中,我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了一项统计活动:我最喜欢的课。结果选择数学课的人最多,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
四、记
这里的“记”不是记忆,而是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一些让人“惊奇”的东西。这些“惊奇”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淡忘。怎样才能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和闪光的智慧呢?我让学生尝试写周记。周记也是星期五的数学作业。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会写的字较少,所以我在家长会上建议给学生买一盒磁带,让学生把周记“写”在磁带里,然后由家长或自己记在周记本上。周记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我根据学习内容布置的;另一部分是学生自选的(生活中跟数学有关的知识)。通过一学期的证明,我发现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学生、家长都乐于投入这项活动。虽然这种活动比较费时,但学生在写周记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家长在这个活动中也看到了孩子的智慧,感受到与孩子交流的乐趣。
这学期的周记内容有:用1~5编一个故事;用6~10编一个故事;我和爸爸、妈妈玩凑数游戏;数学课上最有趣的事;快乐的国庆节;请爸爸、妈妈考考我;秋游;等。现附几位家长替同学录音写的数学周记:
数学课上最有趣的事
数学课上有趣的是做实验。老师拿了4个杯子,装有不同分量的水,放入同等分量的`糖,让同学们猜哪杯水最甜。同学们有说第1杯最甜的,也有说第4杯最甜的,教室里一下热闹了。后来,老师请同学们上台品尝。我很幸运,被老师点中了,尝过4杯水后,我发现水最少的那杯最甜。这次实验,使我懂得了一些道理。这节课真有趣!
一(5)班 金昕伟
秋 游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秋游。
早上6点我就起床了,吃过早饭,7点多钟就到了学校。一进校门,就看到操场上有几百同学,好热闹!快8点的时候,老师要我们上路,我们一年级5个班到广场去玩。我们班排成4队,每队12个同学,有1个在前面带队。我排在队伍中间,我的前面有5位同学,我的后面有6位同学。这一天我玩的真开心。
一(5)班 叶程扬
扑克牌里有数学
扑克牌里有很多数学知识。其中2、3、4、5、6、7、8、9、10我都学过,A是1,J是11,Q是12,K是13。星期五晚上,我与爸爸玩扑克牌游戏。玩法是:每人摸一张牌,先比大小,谁的牌大就由谁算两张牌相加的和。算对了两张牌就归他。然后再玩减法。比如说,我摸到一张9,爸爸摸到一张4,如果是加法,我就要算9+4=13,我就赢了;如果是减法,我就要算9-4=5,我也就赢了。如果我算不出来,就由爸爸算。玩多了,我就会算加法和减法了。
一(5)班 高翔
买 菜
今天,我和妈妈去买菜,我想吃白萝卜,买了一些,用去2元钱。我又买了4元钱的肉,妈妈还买了四季豆,用去3元钱。最后妈妈买了1元钱的西红柿。买了这么多的菜共用去10元钱。2+4+3+1=10。
一(5)班 刘畅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本学期教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后,我改变了以往的作业形式,设计以下实践作业:“今天我当家”。要求每个小朋友带20元钱到超市买东西。2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碰到什么问题?并填好计划书:
购物计划书
价格(元)
(1) 实际总价
(2) 与20元的差价
(要求:1,营养均衡 2,种类丰富 3,价格合理)周一按照计划书实施情况评选出一年级的“最佳小当家”十名。〈〈数学课程标准〉〉还提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出新知。”
我的新课程教学已进行了一个多学期,面对减负以后,家长带来的担忧,我不再为自己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而苦恼。我觉得作业是要布置的,但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之我见
湖北省郧县谭山镇拦门小学 关勇
一、自编型作业。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拟出适合学生的作业,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
比如,我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后,学生都为索溪峪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所折服、陶醉。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愿意为这篇优美的课文设计一项作业吗?”同学们听了,都高兴地开始设计作业。不一会儿,有的学生说:“配乐朗诵。”有的学生说:“仿照文中‘总--分--总’的写法写一段话。”有的说:“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有的说:“以索溪峪为背景,设计一张特种邮票。”还有的学生说:“为索溪峪设计广告词,让中外游客都到那里观光游玩。”……
学生自编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作业质量也很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实践型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设计实践性作业,让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1、做一做。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动手做一做,实践一下。比如学完《曹冲称象》后,让学生回家做一做“称象”的实验,验证一下课文所讲的方法,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说一说。比如教学《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可让学生相互说说这个故事,也可以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此外,老师还可以提出具有争论性的问题,如“开卷是否有益?”让学生召开辩论会,进行辩论。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辨析能力。
3、演一演。比如在教学《将相和》中的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时,可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这个故事改编为课本剧演一演。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陈红明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循序热烈地进行着,而作业改革的力度却远远不够。以往繁多、重复、机械的作业形式应该有所改进,适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主题。为此,本文试从口头性作业、仿写性作业、人文性作业、作品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开放性作业等方面简要探讨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以期能为语文教学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语文作业设计 作品性作业 开放性作业
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作业,改进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校近几年来对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尝试,着眼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致力于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现简要介绍几种类型的作业。
一、口头性作业
“口头性作业”着眼于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言语素质,还语文教学姓“语”的本色。
1.朗读,背诵。这是我国语文“厚积”的传统经验,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布置作业时,教师从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段或全文,让学生将其读对,读顺,读好,读熟,背诵。如学生在学习了“多彩四季”主题单元后,组织学生举行“四季之哥”诗歌朗诵演唱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诗文、诵诗文、唱诗文、爱自然的情趣,促进了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2.开故事会。初中有部分课文故事性很强,学完后布置讲故事,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扩编,创意,加上手势,配上音乐,讲给老师、同学、家长听。如:在学完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或《西游记》之后,让学生讲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随后评选若干名“故事大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搜集、整理能力的提高而且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读书汇报。要提高阅读能力,只读课文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教师布置阅读题目,让学生课后查阅,去读书、读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读书汇报,谈谈内容,说说想法皆可。如:在学习专题《气象物候》以后,让学生自己去找有关气象物候的一些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采用这个办法,学生们争先恐后,讲得绘声绘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作文水平乃至整个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提高。
4、开辩论会(讨论会)。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一定时间,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对学生值得争论、讨论、商量的问题,分小组以辩论会或讨论会的形式举行。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章的开头是否多余有争论,我就特地在自习课上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只作指点、评论,然后评出最佳辩手和优秀辩手。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二、仿写性作业
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语文课本中所精心挑选的文章,大多是知名作家所写成的。他们的语言精炼,用词准确,条理分明,很值得一提。特别是当中一些句式及修辞方法,更是学生在习作上的最佳导师。课文是孩子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熟读成诵,印象深刻。每当这时,我总是紧密结合文章的写法,加以点拨让学生仿文练笔,从句段入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1、仿写句子
如:“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征程上的每一角暗地;热情是燃烧的火把,能点燃友谊的篝火;―――,――;―――,―――。”这句话句式很典型,它是一个排比句,也是一个比喻句。仿写时,既要照顾句式“热情是……,能……”,又要注意前后搭配,是个训练的好句子。
2、仿写段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四篇矿产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矿产资源总的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分布相对集中带来的有利和不利方面;第二部分介绍了能源矿产,包括它们的分布、储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我国能源资源的短缺形势;第三部分介绍了金属矿产,这部分是分类介绍的。与铁矿相比,有色金属矿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不太熟悉,因此教材中举了许多实例,以使学生认识到有色金属的重要性。前面三部分都是以关于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和油气田的分布的四幅图为基础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在最后一部分里,教材通过大量实例介绍了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法建议
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建议指导学生读4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从宏观上分析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分布的特点是广泛且相对集中。关于矿点名称,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利用省区、江河、山脉等参照物,寻找矿点与它们之间的方位上的联系,并通过读图、填表、图表对照、看图连线等方法巩固地名的记忆,进一步培养读图技能。教学中要用资料、数据说明能源矿产丰富,同时联系生产实际说明煤和石油的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实际的解决办法。 在这节内容的讲授中,有三个点老师应该特别注意:一个是金属矿产的作用,很多学生对于煤、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的作用非常熟悉,但是容易忽视金属矿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因为这会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矿产资源与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密切关系;第二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在谈到对矿产资源问题的对策时,学生往往容易把目光集中在问题的治理上,其实治理是一方面,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想办法找出更多的新能源,但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开发新能源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第三,矿产资源与前面介绍的两种资源以及后面的海洋资源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是非可再生的,在教学中,要对我国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讲得适度,避免出现盲目的乐观和悲观情绪,教育学生要以客观、实际的态度看待我国矿产资源问题。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大家知道,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的矿产资源。
[板书]第四节 矿产资源
[活动]读教材中四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对不同矿产资源分别回答。
[教师小结]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都具有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其中,煤、石油、铁矿北方居多,有色金属南方居多。
[提问]这样的分布特点,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集中分布,有利于矿产资源大规模集中开采,形成全国性矿产基地;但是不同地区需要进行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对运输的负担。
[转折]结合“做一做”第一题,我们一起找一找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石油基地。
[补充]矿产资源按照用途可以分为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能源矿产。我国虽然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人均量比较少,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能源已经渐渐不能满足需要了。
[提问]如何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加强能源勘探开发;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寻找新能源。
[承转过渡]再来关注一下我们国家金属矿产的情况。
[板书]三、金属矿产
[讲述]金属矿产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其中黑色金属一般指铁和铁基合金。你们知道铁矿有什么作用吗?(制造钢铁)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用钢铁?
[学生讨论回答]略
[活动]请学生结合“做一做”中的练习,读“我国主要铁矿分布图”,找找我国主要的铁矿。
[转折]有色金属矿产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读教材中的“读一读”材料,结合你们在课下查找的资料,说一说有色金属矿产都有哪些用途。
[学生回答]略
[活动]分组找一找主要的铜矿、锡矿、钨矿、锑矿、稀土矿等等,并且以竞赛的形式做连线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强调]有色金属为我国的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我们决不能忽视。
[转折]像其他资源一样,我们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板书]四、问题和对策
[活动]读教材中的“问题和对策”这一框题的内容,讨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主要问题包括:乱采滥挖、严重浪费、破坏环境。
[提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节约、合理使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寻求替代品。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创新的教学设计
看了沙德胜老师的书稿,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在作文教学的百花园中又开出二朵艳丽的新花。作文教学的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在此基础上,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谐施教,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解放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扭转学习的被动局面;
第二,要营养学生——扩大学生的“内存”,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第三,要武装学生——使学生学会思辨,强化他们的认知能力;
第四,要训练学生——使他们把握作文规律,有效地进行表达;
第五,要激励学生——使他们学有兴趣,乐此不疲。作文教学如能实现以上五点,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综观沙德胜老师的作文教学以及体现他作文教学观点的一系列著作,上述的几个要点体现得非常充分。
你看,他把教书同育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作文先学做人;他教作文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尊重学生,而且从命题到具体施教过程,都从学生实际出发;他搞“百字新事”,让学生把自己亲知亲历的事如实地写出来,从中悟出作文之道;他重视观察、感悟,让学生在学有所获中去习作,一改以往无米而炊的`做法;他注意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启迪,保护,发扬一·…凡此种种,都保证了他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是施教的蓝图,它不仅体现施教者的教育思想,也更体现施教者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是否合理。好的教案,设计者将其心血及教学艺术熔于一炉,展现在你面前,让你觉得新意、奇招频频闪现,不乏发人深省之处。我认为,沙老师的作文教案是比较好的。当前,全国作文教学改革之火已燃起,沙老师为其加薪输氧,还有诸多的老师施柴献油,众人施柴,火焰焉能不高?我企盼作文教学的鼎盛局面早日到来!
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反思2023-01-08
创新的英语中学作文2022-06-25
七年级地理下教学总结2022-09-12
素质教育下的创新教学2022-05-08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六篇新课程,新作业,新设计
曾几何时,做作业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面临着要做作业。家长买了同步训练、买了一课四练、买了奥数书,学生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家长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问学生:“作业做好了吗?”如果学生做完了作业,一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反之,就要遭到责备。从开学到期末,学生最少做了两本数学作业。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天重复着做老师布置的题:××页××题。教师、家长根据这些作业来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久而久之,作业就成了学生的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而又不得投入的活动。学业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都跑到哪里去了?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数学教育与21世纪社会发展更紧密的结合提示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即数学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数学素质。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这句话向我们表明观点: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今后更好的用数学服务的,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落实这些理念,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说、玩、用、记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表达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活动欲望、兴趣、热情、好胜心。难怪有人会说:“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的乐师,是争取人们灵魂的坚强战士。”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已的思维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有效调控教学的主要方法。一年级学生识字少,但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作业,是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一年级学生又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为了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在
[1] [2] [3] [4] [5]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七篇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 编者的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3. 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从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炉的缩影的内容。 教材在举例中采取_引而不发_的方法,让学生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3)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
4.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巴西过去与现在经济结构差异的对比,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统治对巴西的影响及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难点: a.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
b.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5.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人口最多的国家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分析独特的拉丁文化的成因。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的构成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c.学会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说学生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八篇《地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九篇《地球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特征。
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读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昼夜更替,经度时差产生的原因,地方时差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学过物理,知道物体是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地球也是如此。
讲解:上节课学习了地球与地球仪,了解了连接南北两极且穿过地球内部的轴为地轴。
提问:什么是地球自转呢?(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东升西落)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提问: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是多长(12小时)
一天的晨昏现象呈现怎样的规律?(交替,连续)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提问:由于地球自转可以导致什么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分析问题: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实体,太阳光平行照射,使得地轴两侧,一侧亮,一侧暗,一侧白天,一侧黑夜。)
思考:地球自转其他地理现象。(经度时差)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转过360°所以,一小时转过15°即经度每转过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 62°/15°=小时,约4小时8分)
四.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不停地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 24小时(一天)
4.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经度时差
5.地方时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 62°/15°=小时,约4小时8分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十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课后作业可以实现对课上知识的加深和巩固,进而形成技能技巧。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发展,数学作业设计也需要创新,在继承传统作业设计优点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设计应多样化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愿意去做作业,本文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一、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的弊端
1.作业设计单一
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严重缺少多元性,而对于数学作业的准确性、统一化和模式化过于强调,教师所设计的作业中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较少,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业设计没有针对性,无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作业设计,使学生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
2.作业内容单向性
在作业设置中,作业的内容都是由教师所规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权,只有按照老师所布置的完成作业,而作业的内容局限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完全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所实施的作业设计是完全一样的,按照这种“一刀切,齐步走”的方式发展下去,学生不仅很难理解布置作业的真正意义,而且在作业的数量上学生也很难承担。
3.作业完成独立性
教师强调学生的作业必须是独立完成的,这样造成学生之间缺少积极的互动,打消了学生间原本可以积极互动的热情,不仅不利于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而且还会忽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4.作业内容机械化
教师布置作业的原则就是越多越好,最好可以面面俱到,作业中强调题海式的训练,机械化特别严重,完全忽略了作业联系的思维价值所在。这种单调的重复机械式的作业形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全压制了,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发挥出创造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对数学作业,甚至是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变为自身的一种负担。
5.作业评价片面性
在数学作业的批改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作业自身的客观性,而对于学生的主观表现却完全忽略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对作业的真实情感互动,忽视了数学作业对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
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要点分析
1.作业设计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富有情境的作业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发挥出学生的智力水平去完成作业。例如,我们共同来经营一家80间客房的旅馆,那么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呢?若每日租金为150元,可客满,而租金上调20元,会失去2位客人。每间房每日的支出费用为40元,问怎样定价才可以使利益最大化?在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善于用学生看得见的,经历过的问题,将数学问题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提高学生对做作业的积极性,进而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数学作业是否是学生感兴趣的,完全取决于作业内容的新鲜度和趣味性,学生对于那些枯燥乏味、形式单一的作业当然不感兴趣,而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作业更容易吸引学生。
2.作业设计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这样做,例如有5名学生鞋号由小到大分别是35,36,37,38,39。求这组数字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并分别指出哪个码数是鞋厂最喜欢和最不感兴趣的?这道题目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而且还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过于强调素质教育,更多强调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数学知识。但是无论课程改革如何发展,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必须掌握的。上面的例题要求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如果学生对于最基本的平均数都很难掌握,那么后面的学习也是十分困难的,后面所提出的鞋厂对什么码数的鞋会感兴趣,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所练习的题目是可以覆盖所有知识点的,这样才能为学生后面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作业设计应加强学生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和知识。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不断创新和遵循逻辑规则的特性。数学学科突出了人类思维的逻辑性、间接性和概括性。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记忆数学定义和公式是完全不够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独立解决与逻辑思维相关的所有问题。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教学本质是当你把所有知识全部忘记后所剩下的这些东西。所以,可以让学生从解决一般问题到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就是人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建模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所存在的这种潜能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挖掘,同时教师的正确引导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有目的性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想学生所想,作业的形式不应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是多样化的,杜绝布置那些重复的、机械的效率低的作业,我们应设计那些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时代感的作业,使学生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让我们与学生在教学活动_同探究,一起成长。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十一篇浅议新课程下的农村中学地理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中如何才能上好地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挑战。首先要转变观念,在优化地理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其实,改革教学,建立地理课堂新模式;另外要结合实际,用乡土地理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中学地理 地理教学
地理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也很强的学科。而长期以来,农村地理被习惯认为是“小科”,得不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教学方法呆板、知识传授错误、教研气氛不浓、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等,再加上教学设施配置差严重影响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课程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地理课如何上,如何才能上好地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挑战。
一、转变观念,在优化地理教学内容上下功夫
二、改革教学,建立地理课堂新模式
改革地理课堂教学,关键是要注意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协调达成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地理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主要标准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相对独立的探索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应用能力、地理理解能力、地理创新能力等得以发展;课堂练习有合理的数量与较高的质量;课堂教学信息反馈通畅,教师适当点拨启发、指引思路,及时反馈、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外,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也是其中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农村中学地理活动课教学的开展,一方面要注意在普通教育因素中渗透一定的职业教育因素,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措施上,首先应把地理活动课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使之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开展;其次,要重视对地理活动课的管理和投入,如制订地理活动课计划与实施细则,确定地理活动课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增添地理活动课所需的简易测试仪器,增加活动经费等;第三,科学选择、确定地理活动课内容;第四,正确选择活动的组织形式。地理活动课形式包括全班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三种主要形式,具体选用哪种活动组织形式,要视教学需要而定。
三、调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侦探小说为什么可以吸引读者,在于其中设下了许多疑问,这些疑问激发人们想去寻求结果。同样在学习中,适当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周围环境中,从较易感知的'地理事象,地理事实中找到激趣点。
例一:七年级上册・节・地球和地球仪。
讲完课以后设计的一个活动:一位中国小朋友在放暑假前写了三封信,分别邀请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o、经度116o 的地方一同度假旅游。现在假设你们是出租车司机,请把这三位朋友送到指定地点,并把你所送的地点标在你们的世界地图上。大家在标注地点时就会发现纬度40o、经度116o的地方有好几处。这时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他们能相聚吗?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教师可分别请两位代表各自阐诉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己说服自己,最后教师总结。这个例子是通过教师设疑,激发学生间的矛盾,最终诱导学生参与到解疑的学习中。 例二:高中上册。
水循环知识上完后的活动:朗诵“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提问(1)该诗句出自我国哪一位大诗人?(2)请大致介绍一下这位大诗人。地理课评论诗人学生惊奇,积极参与。这时话题一转,请从地理角度评价这句古诗是否符合地理规律。学生兴趣盎然,在激烈的讨论中,海陆间的水循环又一次得到巩固,学生们在老师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中。
中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赢得别人的称赞,在称赞中他们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角色扮演主要是通过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三:七年级上册・节・多变的天气活动的设计
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天气预报中的常用符号。活动设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本活动单独设置为一个班会活动,题目为《竞选本班天气预报员》,并制定竞选规则如下:第一,竞选者需本着为大家服务的精神,认真完成每天天气预报工作,工作时间为一个月。第二,竞选者需熟记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第三,被选上者,每隔两星期,要在全班学生监督下进行测试,测试不合格者,取消工作资格,并重新竞选。第四,一个月后,下位天气预报员由学生推荐或自我推荐,经测试合格后上任。这个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初中生强烈的表现欲,让其由被迫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感受到地理的实用性。
四、结合实际,用乡土地理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地理课教学尤其是乡镇中学地理教学来说,最大的难点是学生知识面窄,如果单靠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则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学生也只是被动地听。要达到师生交流、教学相长的效果,那么无疑利用身边的乡土地理作为素材是最好的。乡镇中学学生与城市学生最大的不同是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也许不知道城市里的光怪陆离,但却熟悉农村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要让学生产生共鸣,就应当从他们最熟悉的东西入手。尝试把初中学生已经有兴趣的东西联系到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言表现,从而发觉原来地理就在身边,自己原来也是爱好地理,再加上老师经常性的表扬,产生兴趣的效果很好。
在如何利用乡土地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上,我们一定要要使学生了解乡土地形、气候、水体、植物、土壤等自然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组成、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了解当地文化、宗教、民族等知识。了解乡土地理环境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
通过研究家乡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天气和气候。熟知家乡的物产,家乡的工农业概况及交通的区位优势。这些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同他们的家庭、亲属有紧密地联系,所以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要改变教学观念,既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重视课堂内外的活动,加强乡土地理教学,把地理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学生地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十二篇《日本》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
(二)展示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2. 日本的领土范围
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
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 日本的地形
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
4. 日本的气候
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5.日本的资源
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 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地震与中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
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 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五)风采展示
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达标检测
1.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
A.山地 、丘陵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2.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
A.石油和煤炭 B. 水能和森林
C.铁矿和水能 D.森林和石油
3.同步学习巩固提升1—6题
(七)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十三篇《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
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
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
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
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亚洲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成因: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就少。如果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多,就可能形成水灾。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得出另一特点—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距海洋远,深入大洲大陆内部)
3、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且分布广,得出亚洲气候的又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
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育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认识北美洲的气候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与亚洲相比北美洲所跨纬度范围稍小些,高山高原贯穿两部,因山地也呈现出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但是北美洲西北沿海有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课后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理作业设计说明范文 第十四篇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一、关于地理教学方法的推广
(一)引导学生高效识图的教学方法
1.由大到小识图法
所谓由大到小识图法,就是学生首先要以全图的大致形状为基础,然后再慢慢减小看图范围。简言之,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里,层层深入。例如,当教师在讲解中学地理课程“七大洲四大洋”的时候,教师会告诉学生首先要运用由大到小识图法进行看图,让学生们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基于此,学生们在做类似题目时就能很快确定位置,并合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的应用结果来看,这种由大到小识图法也有利于学生们对其他领域的整体认识。
2.单元式识图法
单元式识图法是一个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对于地图整体把握的重要学习方法。单元式识图法就是把区域特点一致的区域划分到同一类单元,便于教师对这些单元逐一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将地图分类,归类,总结规律。例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当教师讲到“我国行政区划”这一部分时,首先,要向学生讲解如何运用单元式识图法进行看图,把我国行政区划大致分为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七个地理划分单元。其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对七个地理划分单元进行逐一分析。单元式识图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将某一地域的某一特征加以概括总结,这样有利于通过局部比较来更好地对整体地域的特征进行把握。
3.要素识图法
要素识图法是一种重要的识图方法。该识图方法就是以某一个地理要素为基准去研究。例如,在中学地理课程进行到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区分布图时,教师要依据某一个气候类型为认知目标,它可以是热带气候类型或者是寒带气候类型、也可以是温带气候类型等。然后,学生们要依据教师的引导对气候类型进行探究。这种要素的识图方法,有利于学生把握一些地理特征的分布规律,有助于举一反三,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地理教师要根据自身所在班级的情况,将识图方法进行有效的总结、提炼、融会贯通,进而使学生把这些识图方法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里。
(二)引导学生高效阅读教材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高效学习方法,也是近年来较为推崇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该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活跃地理课堂气氛。地理学本身是一门多学科领域交叉进行的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情境教学就是为了将地理教材中一些抽象化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情境教学可以将地图、实物教具融入其中,让学生们亲自去体验教材中所提到的许多概念。例如,在讲授“天体”时,教师可将学生们带到天象馆中去亲自观察太阳、月亮、地球等天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又如,讲到“地质构造”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去看地质模型,通过声、光、电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培养学生们的立体思维,并使学生们能够尽快地掌握好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识图、判断等综合素质。
2.编写提纲法
由于中学地理课时安排较少,而地理课内容又较多,有时候上课所讲内容又较难。因而,学生们往往不能当堂消化教师所讲的所有内容,因此对地理课产生抵触,渐渐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与信心。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应在学生已听懂的知识的框架上,理出一些主要知识点。这就要求学生们首先要预习并大致理解下节课所讲知识的结构,因此,在预习此类知识点的时侯,学生所采用编写提纲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讲授“天气系统”时,教师为学生提供自学提纲(学案):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图。学生们可以根据以下天气系统提纲进行自主预习,便于了解下节课老师所讲的气候学知识,让学生有目标地去思考,做到游刃有余的去学习。
3.推理总结法
推理总结法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运用推理总结的方法去学习地理教材上面的知识。此种方法是所有阅读方法中最行之有效的阅读地理教材的策略,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但在使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地理课文,要归纳出所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这种阅读方法也适合通过划分小组来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正确率很高。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引导和教育学生。
二、对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学生们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正确的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从而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中学地理教师要学会引起学生们学习地理的需要,唤起学生们的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联系
中学地理教学要加强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们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地理这门学科是中学课程体系中一门兼容并包的课程。地理与许多其他学科之间联系密切,如与地理学联系非常紧密的历史学课程。俗话说“史地不分家”,还有“文史哲不分家”,这些都是非常有道理的,说明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是非常紧密的。
(三)通过区域文化拓宽地理视野
中学地理教学还要多关注区域文化,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区域文化是人文地理和乡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来源。区域文化往往能很快将学生带入课堂状态。因为它关系到学生们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可以激发学生们对地理课堂的兴趣。例如,对于山西省区域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从当地的乡土地理“五台山、云冈石窟、壶口瀑布等自然及人文景观和各地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乡的方方面面进行全方位研究,然后以分小组的方式,将大家汇集起来的资料供全班同学分享。
(四)拓宽全球视野
中学地理教学还要有全球视野,帮助学生形成全局思想,培养创新能力。全球视野能让多种文化互通有无,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课堂知识,并且通过课外学到的许多地理学知识来促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延伸。例如,“全球一些地区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极端气候现象。请你用所学的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这种特殊的气候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如何巧妙地解答,对于只关注书本问题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全球化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平时多多关注这些全球性的重大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学以致用。不管中学地理教师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最终都是以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目的的,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多学会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独立性的目的。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地理课程,掌握学习地理所必需的种种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将来在更多领域去探索众多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本文发布于:2023-02-06 20:15: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897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