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世纪50

更新时间:2023-02-05 00:11:58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的宣传画

(1)根据以上两幅宣传画,简要指出在20世纪50——70年代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节选):(一)为尽早结束中华民族分裂的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三)实现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厦门前埔环岛路上的宣传牌

(3)请简要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

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汪辜会谈

   胡锦涛会见连战、宋楚瑜

(4)以上四幅图反映出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武力解放台湾。(2)祖国统一;和平谈判;第三次国共合作;高度自治;两种制度。(3)以一个中国为前提,以“一国两制”的方式争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并且开始了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的接触与会谈。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主要考查你对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考点的理解。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  停止炮击金门: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①1987年,民间交往开始,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②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④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⑤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

(1)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2)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

(3)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分离至今。

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战所致,属于中国内政问题,所以与前两次相比有着本质区别。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影响因素: 1、有利因素:(1)强大的祖国;(2)正确的方针;(3)共同的信念;(4)交流的加强;(5)国际的公认。2、阻力:(1)一些国际势力的干扰;(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

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突破性进展: 1、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推动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2、两岸恢复并持续进行协商,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3、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得以实现,两岸经济关系加快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 4、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开展,增进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5、两岸各界交往方兴未艾,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6、两岸同胞共克时艰,加深了彼此感情。 7、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支持。

关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最值得注意的是两岸关系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衡性以及由于美国的介入而造成的中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来,台湾与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两岸关系经历了军事对抗、和平对峙、民间交流、分裂与反分裂等几个阶段。就目前而言,两岸关系有两条相反的主线:一条是两岸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持续扩大,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并走向一体化,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台湾民众对祖国与“一国两制”的认同增多;另一条是两岸直航与完全“三通”仍未能实现,两岸政治僵局持续,台海潜伏着新的危机。有学者指出了两岸关系中的美国:美国政府以霸权主义心态,从“美国至上”的利己主义出发,在战略上防范中国,在策略上支持民进党当局,竭力阻挠和拖延中国的统一大业。岛内的台独势力也据此挟洋自重,中国统一大业面临新的挑战。 关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最值得注意的是两岸关系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衡性以及由于美国的介入而造成的中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 海峡交流基金会: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0年11月21日在台北成立。海基会是台湾当局为应付两岸关系发展和推行有限大陆政策的历史产物。 海基会采用“财团法人基金会”的形式,经费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捐助”。海基会初成立时的定位是“以协调处理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地区人民往来有关事务,并以保障两地人民权益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该会的主要工作有如下7项业务:(1)两岸人民入出境收件、核转及有关证件签发补发。(2)祖国大陆地区文书验证、身份关系证明、协助诉讼文书送达及两地人犯遣返。(3)祖国大陆地区经贸资讯的收集发布,间接贸易、投资及其争议的协调处理。(4)两岸人民有关文化交流事宜。(5)协助保障台湾地区人民在祖国大陆地区停留期间的合法权益。(6)两岸人民往来有关咨询服务。(7)“政府”委托办理的其他事项。 海基会的首任董事长为辜振甫,秘书长为陈长文。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它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 海协成立以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有4项:(1)逐步建立和发展与台湾岛内外民间团体和人士的联系与相互合作,发挥民间力量,共同促进两岸的直接三通和双向交流。根据国台办的授权,协会将负责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有关团体进行联系,处理相关问题。(2)将就合作打击台湾海峡海上走私、抢劫问题与台湾授权团体海基会具体商谈。(3)协会如受到委托,也将协同有关方面与台湾授权团体或人士就处理台湾海峡海上渔事纠纷和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之居民及相关问题进行商谈。(4)协会将积极为台湾岛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祖国大陆投资、贸易和其他交流活动的政策、法规等咨询和服务。同时也积极向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和地方提供对台文化、学术、体育、科技交流等咨询。 汪道涵为海协会首任会长,唐树备为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为邹哲开。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0:1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377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材料   世纪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