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高分网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呼伦贝尔草原的现状与保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考高分网。(www.xuefen.com/)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呼伦贝尔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呼伦贝尔草原年平均温度0℃左右,无霜期85~155天,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50~350mm左右,年气候总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温度差、日期温差大。能种植春小麦、马铃薯及少量蔬菜。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当今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它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时这里也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呼伦贝尔草原的现状
1.气候异常,流沙危害日益严重
呼伦贝尔草原1999年以来,气候异常,年降水量偏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持续高温,水分蒸发量增加,干旱程度加重,超载过牧仍然存在,沙化土地得不到及时治理,造成沙化面积以每年1万公顷左右速度逐年扩展,流沙危害日益严重,致使草场整体利用价值下降。
为了加快沙地治理步伐,2002年,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启动实施了“樟子松行动”。
选用呼伦贝尔的乡土树种沙地樟子松,以其具有自然落种好、天然更新快、耐寒、耐旱的生物学特性,模拟樟子松自然分布规律,以大面积禁牧、小面积封育的形式,以簇状、组团状栽植樟子松大苗,并促进其自然更新,用10%的樟子松栽种面积,达到100%的治沙效果。建设呼伦贝尔250千米长、140千米宽的绿色长廊和经济带,保护、建设好呼伦贝尔草原,减少风沙、白灾和黑灾等自然灾害。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呼伦贝尔草原的现状
2.呼伦贝尔草场逐渐退化
在工业开采给这个城市带来GDP的同时,牧民们也坚信工业污染是草原沙化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煤炭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气候环境,影响了降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草原牧区和林区到底该不该工业化,业界争论不休。要摆脱贫困还是死守生态,看起来是个两难,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未来如同那曾经美丽的草原一样茫茫无边。
在二十一世纪初,呼伦贝尔草原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2%。
有关专家指出,长此以往,呼伦贝尔草原将可能会变成“呼伦贝尔沙漠”。长期以来,呼伦贝尔地区一直以农牧业为主,出现了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草地的现象,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保护草原的重要性,但是,草原沙化治理和草原保护需要大量资金维系,一个一直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加速工业化进程成为当地政府认为转变观念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呼伦贝尔草原的保护
由于内蒙古草原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受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的长期交叉影响,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据自治区草原主管部门2003年普查统计,全区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达7.02亿亩,退化、沙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比重由上世纪60年代的18%、上世纪80年代的39%,上升到2003年的62.68%。虽然从西部大开发以来,自治区投入力量进行草原生态治理,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据2009年草原监测显示,与上世纪70年代初相比,全区草原治理区和非治理区产草量分别降低25%和50%。
事实上,因为出现的种种问题,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内蒙古的许多盟市旗县几年前就开始实施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措施,但这些措施大多带有政府的强制性,牧民除了在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区的2.5亿亩草原能够享受补贴外,其余全凭牧民个人承担。如今,国家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工程大都已到期,是返回放牧还是坚持退牧还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启动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接续工程,还是任由多年保护和建设的成果付之东流这是牧区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然而,无论是灌溉饲草地还是草原生态牧场建设,都不是牧民或自治区的能力所能够解决的。没有国家的支持,不上升到国家层面,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只会沦为空谈。国家主导的草原保护和建设之路,已经成为环境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荐推荐阅读: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荒漠草原的治理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波罗的海的优势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喀尔巴阡山的区位条件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火山的危害与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0:0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361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