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图1、图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小题1: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个行业或限制某种商品的价格而实施的价格政策。限制价格是指规定的某种商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图1中P为市场均衡价格,P1即为政府制定的限制价格。限制价格针对的商品最有可能指的是某些 , 国家的目的是为了 。 A.生活必需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安定B.高档耐用品 抑制高档商品生产,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C.生活必需品保护生产者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D.高档耐用品树立勤俭节约消费观,抑制消费者不合理需求小题2:图2是“刘易斯拐点”示意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面对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该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就业规模 ②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的质量 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制度,逐步提高工人工资 ④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A小题2:C
解析
小题1: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必需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必需品实施限制价格政策,可以维护消费者的切实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可以仍选;实施限制价格政策不利于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故C项不能入选;B、D两项中的“高档耐用品”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小题2:试题分析:题中材料“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这意味者“人口红利”的消失。面对这种局面,国家应加强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进行培训,保护劳动者和合法权利,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来弥补数量的不足。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项中的措施不合题意要求,故不能入选;③项是企业应采取的措施,与题目中国家这一主体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图1、图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主要考查你对 [价值规律 ]考点的理解。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理解价值规律:
1、把握两句话:①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影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②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是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2、明确三对概念:
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理解价值规律十对关系: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 A.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什么价格不会无限制上升或下降) C.等价交换:价格与价值相符的交换。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不存在于每一个个别场合。③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3:3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302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