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26分)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摘自《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材料四: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6分)(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钱穆和陈寅恪对赵宋王朝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证。(8分)(3)材料三、四,明太祖是如何看待丞相制度的?(2分)明清又是如何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请各举一例说明。(6分)(4)综上材料,简单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的看法?(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秦汉: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3分,仅有史论给2分);唐:发展和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中央官制的发展,确立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发展了科举制(3分,仅有史论给2分)(2)概括:钱穆认为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没有什么建树;陈寅恪认为赵宋王朝是中国文明的鼎盛时期。(4分)论证:钱穆的观点:主要从宋王朝积贫积弱的角度来论证,比如未真正实现政治大一统,长期受周边少数民族的欺辱;政治体制上只是对前代进行了一些改进,未出现创新性的发展;一味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导致冗官、冗兵、冗费,致使国力空虚,积贫积弱等陈寅恪的观点:政治上,通过推行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加强了皇权,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举措基本解决了历代以来存在的地方权重而导致封建割据的问题;经济上,宋代是历代以来商品最为发达的时代;教育上,科举制在宋代进一步得到完善,出现三级考试制度和糊名法等;文化上,宋代诗词文化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词,是宋代的文化象征之一;科技上,四大发明最终成型于宋代等(可在两者中任选一人的观点进行论证,总计4分,只进行理论性阐述而无史实依托的,不得超过3分)(3)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是导致国家动荡甚至灭亡的最主要原因。(2分)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君主专制高度强化;(3分,有史无论给2分)清朝: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3分,有史无论给2分)(4)要求:能从皇权专制不断的强化这一趋势角度进行论述并表述合理充分的给4分,如果仅从具体制度角度进行论述的最多不超过2分。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秦汉时期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行政制度实行郡县制等;唐:朝时期发展和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发展了科举制等。(2)对照材料一信息“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材料二信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概括钱穆和陈寅恪对赵宋王朝的评价。如同意钱穆的观点,可从从宋王朝积贫积弱的角度来论证;如同意陈寅恪的观点,可从宋王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发展的角度来论证。(3)注意材料三信息“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大意是说自从秦始皇设置丞相这个职位的时候,很短时间内就灭亡了,汉,唐,宋之时,虽然有贤明的宰相,但是之间任宰相的多是小人,专权弄政。说明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是导致国家动荡甚至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清朝: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4)综上材料,从皇权专制不断的强化、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渐加强的角度,谈谈对古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的看法。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主要考查你对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 ]考点的理解。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岛。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掠夺,并以台湾为跳板,不断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 郑成功对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的强盗行径,一直极为愤慨。从起兵抗清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收复台湾。1661年乘清朝顺治皇帝病死、清军无暇征战之机,郑成功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这年4月21日,郑成功亲率25000名将士,100多艘战船,离开金门,经过澎湖,在台湾同胞的协助下,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在台湾强行登陆。经过激烈战斗,打败了荷兰殖民者。荷兰殖民者为盘踞台湾,曾以每年送给郑成功几万两饷银和土产为条件,要求郑成功退兵。郑成功断然拒绝,并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1662年,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军队分到各地去屯田垦荒。他还派农师向台湾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郑成功及其后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 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斗争,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建设,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台湾当时叫夷州;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台湾当时叫琉球;元朝时,元政府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
清军进入台湾: 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直处在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2、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 3、澎湖一战,郑军大败,郑克塽(郑成功的孙子)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清设台湾府: 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3:25: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259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