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中国的人口庞大无比,也有助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从一开始起,就能供养很可观的人口,因为那里的土壤和气候结合得很好。……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在适合农业的地方,就发展起中国文明;反之,则实行一种畜牧的生活方式,不管它是属于蒙古人、满人还是突厥人的。……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操的方言彼此间犹如意大利语之于西班牙语、瑞典语之于德语,颇为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其原因就在于,它由表示意义或物体的汉字组成。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二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但是,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它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 ——《全球通史——1500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二 黑格尔在提到古希腊自然环境时说:“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我们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往流动,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政权、财权、神权分立,又联合起来共同推翻“一元化”的族权,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血族共产制,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岳麓版《历史必修一》(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中国文明连续不断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希腊文明与中国文明的不同之处(4分)(3)两则材料在史学理论上有何共同点?(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封闭的地理环境;人口庞大;农业发达;共同的文字;非凡的考试制度;儒家文化的影响。(4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对四点给满分)(2)海洋环境;多种经济形态并存(或航海和商业贸易发达);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民主制度。(4分)(3)强调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的重要影响。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政治等角度阐释文明的内涵。(2分。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赋分)
解析
(1)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一分析,其实很简单,只要是阅读材料,根据三个省略号就可以将材料分为三层,每一层提炼一个原因,就可以得出前三个因素;最后一个省略号后边还可以分为三层,就是另外三个原因。题目要求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2) 这一题根据材料二即可以得出答案:由“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大面积的整块”可知是“海洋环境”,由“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可以得出第二点,由“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得出第三点,由“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得出第四点。(3)这两则材料在说中国文明和希腊文明,根据它们所阐释的内容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者一方面在说明两个文明形成的原因,另一方面在阐释两个文明的表现形似和内容,所以答案经过比较不难得出。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主要考查你对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 ]考点的理解。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岛。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掠夺,并以台湾为跳板,不断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 郑成功对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的强盗行径,一直极为愤慨。从起兵抗清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收复台湾。1661年乘清朝顺治皇帝病死、清军无暇征战之机,郑成功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这年4月21日,郑成功亲率25000名将士,100多艘战船,离开金门,经过澎湖,在台湾同胞的协助下,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在台湾强行登陆。经过激烈战斗,打败了荷兰殖民者。荷兰殖民者为盘踞台湾,曾以每年送给郑成功几万两饷银和土产为条件,要求郑成功退兵。郑成功断然拒绝,并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1662年,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军队分到各地去屯田垦荒。他还派农师向台湾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郑成功及其后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 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斗争,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建设,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台湾当时叫夷州;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台湾当时叫琉球;元朝时,元政府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
清军进入台湾: 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直处在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2、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 3、澎湖一战,郑军大败,郑克塽(郑成功的孙子)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清设台湾府: 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3:25: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25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