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下图为青春版《牡丹亭》剧照)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出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让年轻人士之中至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家欣赏传统戏剧,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白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 ——根据报刊摘编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立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材料三 昆曲曾经有过辉煌历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时期独霸中国剧坛两百多年,是当时的“国剧”。上至宫廷,下至市井,莫不爱好。唱曲是当时的全民运动。昆曲集诗、歌、舞、戏于一体,由于大量文士参与撰写,审度音律,昆曲遂成为明清时代高雅艺术的指标。而昆曲的长期衰微,亦正是民族精英文化的一大损失。……这股昆曲热潮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社会普及教育,是难以后继的。今年十月一日至七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继《论语》讲座后及时推出“昆曲之美”讲座,从“梦幻”开始,最后归结到“风雅”,把昆曲美妙传神音艺俱佳的风貌描述得淋漓尽致。相信于丹教授的昆曲七讲,跟她的《论语》讲座一样,会产生广大的普及效应,对昆曲的推广发扬将有巨大贡献。 ——《于丹·游园惊梦》白先勇先生的序言 请回答:(1)材料一图中的人物在戏曲中的角色分别被称之为什么?在昆曲中,这样的角色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5分)(2)根据材料一、二,阐述白先勇的做法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的理由。(4分)(3)材料三说明了今天的昆曲面临着怎样一个处境?(2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分)(4)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当今如何振兴昆曲?(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生、旦(2分);条件:能文善唱,扮相精美,做功精细。(3分)(2)白先勇强调按正派、正统、正宗的原则进行演出,以“青春版”的包装吸引现代广大群众,通过非正规教育及改革创新来传承,这种做法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的精神和要求,是拯救和保护昆曲的一种有益尝试。(4分)(3)长期衰微的处境(2分);昆曲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的表现力,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3分)(4)材料一反映了重新编剧,给传统名剧赋予新的活力(2分);材料三反映了名家宣传昆曲,使昆曲为更多人认识和熟知,有利于昆曲的推广发扬。(2分)
解析
略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白先勇策划.....”主要考查你对 [“宛然天成”的皇家园林(万寿山、昆明湖) ]考点的理解。
“宛然天成”的皇家园林(万寿山、昆明湖)
颐和园: 1、颐和园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颐和园园林总体布局继承了中国传统造园“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之艺术特色,三千余间亭、轩、馆、廊、榭、寺、台、楼、阁、庙、桥、舫等依循自然山水,因地制宜地分布在万寿山、昆明湖中,形成一座以湖光山色著称,又以金碧辉煌闻名的大型皇家园林,将中国古典园林的修造推向了高潮。2、修建历史:(1)清乾隆工程开始。(1750)凭借自己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国库大量存银,以“兴修水利和为母祝寿“为名,荟萃了全国能工巧匠,连续施工15年,动用了全国年度收入的七分之一的财力,内务府共算工程用银448多万两。取名“清漪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清漪园黑圆明园一起被英法联军焚毁。 (3)慈禧重建(1888)负责北洋水师的李鸿章答应每年从海军经费中拨出一半作为修清漪园之用。1888年开始重建,光绪皇帝将重建的清漪园命名为“颐和园”。“颐和”一词,即是供慈禧“颐养天年”之意。工程由清代著名的宫廷设计师“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 (4)甲午战争再遭洗劫。1892年慈禧再次斥巨资进行大规模的修整,形成现在的规模,修整公用银43万两多。1902年慈禧重新驻园,成为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媚外外交的场所。 (5)新中国迎来新生。1948年 3、主要构成和园林的功能:(1)主要构成:万寿山和昆明湖,园林整体布局继承了中国传造园“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艺术特色,所有建筑依循自然山水,因地制宜 (2)主要功能:“宫苑分置”,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两者为公听取)风景游览区。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为中心,生活区以乐寿堂为中心,游览区以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为中心。 第二部分,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
给颐和园的一份简历:
姓名:颐和园用名:清漪园别名:夏宫年龄:约250岁住址:北京西郊身体大小:约290多公顷特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简历: (1)清乾隆工程开始.(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fill ( 1860)(3)慈禧重建(1888)(4)甲午战争再遭洗劫。慈禧再次修复(5)新中国迎来新生.1948年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世界文化遗产(1998)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3:2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25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