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1分)下图中甲图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正午杆影(朝向与长度)特点而设计的理论分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正午时刻的旗杆影子是 ,其朝向和长度特点是 。(3分)(2)甲图中,若杆影OA与OB相等,则α (大于、小于或等于)β,其分别对应的两个时刻(当地地方时)有何特点? (2分)(3)如果不知道方位和当地地方时刻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正午杆影的位置? (2分)(4)乙图是该小组在某地某日某时段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则图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该日日出的方位是 ,北半球的季节是 ;当该地杆影最短时,伦敦时间刚好是11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OE 其朝向为正北方向,其长度为一天中最短(3分)(2)等于 两时刻与12时(当地地方时)时差相等(2分)(3)找到杆影长度相等的两个位置,再作角平分线,正午杆影的位置在其角平分线上(2分)(4)F 东北 夏季 15ºE (4分)
解析
略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1分)下图中甲图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主要考查你对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考点的理解。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的特点: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如下图是恒星日和太阳日比较。地球在轨道上有三个不同位置:第一个位置上E1,太阳和某恒在P地同时中天,这是一个恒星日和一个太阳日的共同起点。在第二个位置上E2,地球完成自转一周,恒星再度在P地中天,一个恒星日终了,但正午尚未到来。到第三个位置上E3时,太阳第二次在P地中天(SPE3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完成一个太阳日;那时恒星早已越过中天。读这个图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太阳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cos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地球各地角速度(两极为零)相等,为15°/小时。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4)地球公转速度 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所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3:24: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253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