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舌尖上”成为2012年度流行词。材料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获得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许多国家和

更新时间:2023-02-04 23:19:40 阅读: 评论:0

题文

随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舌尖上”成为2012年度流行词。材料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获得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购买其播映权。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形式,以精美的画面和温情的语调,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在表现大江南北各色原生态美食及其制作工艺过程的同时,着力展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让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片的成功对于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何启示。材料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体味中国饮食文化魅力的同时,“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而受讲面子、比阔气的消费陋习等影响,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着力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特色。③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要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以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④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①体现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正确消费原则的要求,有利于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消费观念和消费原则,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现阶段尤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③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解析

第(1)问以《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为材料,要求谈谈对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的启示。首先通读材料内容,找到《舌尖上的中国》受到欢迎的原因,根据原因分析要怎么做。文化借助大众传媒,离不开物质载体,要从形式、内容、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要传承,要借鉴,要符合大众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具体回答即可。第(2)问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浪费是一种错误的消费行为,启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可以从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回答。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随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主要考查你对 [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考点的理解。

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比较快;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反之,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3、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增加居民收入,农民收入,完善社保,缩小城乡差距。3、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3:1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245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舌尖   纪录片   中国   热播   获得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