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A、B两球的质量之比mA

更新时间:2023-02-04 23:13:46 阅读: 评论:0

题文

(18分)(1)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A、B两球的质量之比mA:mB=3:1。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P,重复10次,得到10个落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的末端R处,让A球仍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与B球碰撞,碰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10次。A、B两球在记录纸上留下的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①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应取_____________cm。②本实验巧妙地利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小球的水平速度。下面的实验条件中,可能不能使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的大小表示为水平初速度大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使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改变为5:1B.升高小球初始释放点的位置C.使A、B两小球的直径之比改变为1:3 D.升高桌面的高度,即升高R点距地面的高度③利用此次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计算碰撞前的总动量与碰撞后的总动量的比值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制成一个“水果电池”,该同学利用下列所给器材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A.电流表G1(内阻Rg=15Ω,满偏电流Ig=2mA)B.电流表G2(量程20mA,内阻约2Ω)C.滑动变阻器R1(0~1000Ω)D.电阻箱R2 (0~9999.9Ω) E.待测水果电池(电动势E约4V,内阻r约500Ω)F.开关S,导线若干①实验中用电流表G1改装成量程0~4V的电压表,需       (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②该同学用电流表G2和改装成的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图。请根据电路图,将图4中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用的电路。③接通开关,逐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电流表示数I和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记录了6组数据,并在图中标注出了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如图5所示。请你在图5上把已经描绘出的坐标点连成U-I图线。④根据图5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Ω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14.45-14.50  ②C  ③1.01-1.02(2)①串联;  1985②如答图1所示。③如答图2所示。④3.80(填3.75~3.85均给分)470(填458~475均给分)

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8分)(1)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主要考查你对 [动量守恒定律 ]考点的理解。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3、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4、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系统动量守恒的判断方法:

方法一:南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动量守恒的步骤如下: (1)明确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对系统中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哪些是内力,哪些是外力。 (3)看所有外力的合力是否为零,或内力是否远大于外力,从而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方法二:南系统动量变化情况判断动量守恒方法如下: (1)明确初始状态系统的总动量是多少。 (2)对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确定每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情况。 (3)确定系统动量变化情况,进而判定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3:1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230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斜槽   水平   动量   如图   所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