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语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所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更新时间:2023-02-04 23:01:29 阅读: 评论:0

题文

有古语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所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下列观点与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相违背的是  

 [     ]

A.君主与民休养生息              B.唐太宗的“存百姓”思想 C.建立君主专制统治              D.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C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有古语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主要考查你对 [道家和法家 ]考点的理解。

道家和法家

道家和法家:

①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与孔子同时代。老子著《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有为”措施,主张“无为而治”。②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名篇。③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道法家的代表人物: (一)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哲学思想:①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3、评价:①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1、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2、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三)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1、思想主张: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2、评价:①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 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老子及《道德经》: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教材持这种说法;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相传,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经》,亦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书五千余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德经》。

道家学派: 老子及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称为道家学派,老子也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过,道家一词出现较晚。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并没有道家学派的说法。道家之名,是汉代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第一次提出的,称为“道德家”。至《汉书·艺文志》,始名之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道家学派的内容,以老庄的自然天道观为主,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道”派生的,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长而无意作主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尚贤”,认为“法令滋彰”反而造成“盗贼多有”,“不尚贤”可以“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弃仁绝义”,反对“礼治”,认为“礼”是酿成大乱的祸首(《道德经》)。道家的这些主张,与儒、墨、法家的学说形成鲜明的对比。 “九流”: 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和申不害等人。战国末期,韩非子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法家要求巩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提出重农抑商的观点,提倡耕战政策,以农致富,以战求强;厉行严刑峻法,监察官吏职守,建立官僚制度。 韩非子: (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子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子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子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子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子被迫服毒自杀。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3:0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212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古语   不为   民心   圣人   智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