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小题。小题1:关于图中E、F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E通过固体、液体传播,F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B.E传到莫霍面时,波速突

更新时间:2023-02-04 22:43:44 阅读: 评论:0

题文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小题。小题1:关于图中E、F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E通过固体、液体传播,F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B.E传到莫霍面时,波速突然下降C.E和F传到①时波速明显减小D.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①、②小题2:岩石圈包括A.①顶部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D.③外部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D小题2:C

解析

小题1:图示F的波速较E快,故判断F为纵波,E为横波,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A错误;结合图示①②之间即为莫霍界面,纵波、横波经过莫霍界面时,波速都明显上升,BC错误。图示在①②区域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反映地壳和地幔都是固体,D正确。小题2: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C项正确。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征,并结合图示地震波在地下垂直方向上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基本特征即可分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小.....”主要考查你对 [地球的内部圈层 ]考点的理解。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地震波内部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圈层

范围

特点

地壳莫霍面以上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地幔莫霍与古登堡面间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地核古登堡面以下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地震波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分类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着所通过物体的性质而变化

横波

较慢

固体

 

 

 

不连续面: 波速突然发生变化的面

岩石圈的范围: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圈层

范围

特点

地壳莫霍面以上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地幔莫霍与古登堡面间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地核古登堡面以下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地震波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分类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着所通过物体的性质而变化

横波

较慢

固体

 

 

 

不连续面: 波速突然发生变化的面

岩石圈的范围: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依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 

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2:43: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164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波速   地震波   固体   小题   的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