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①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1所示,摆球直径为

更新时间:2023-02-04 22:22:08 阅读: 评论:0

题文

(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①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1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②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2,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A.g     B.1g      C.4π2g      D.g4π2④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A.振幅偏小  B.在单摆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其摆长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开始计时误记为n=1⑤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l,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2)(8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8V  2W”的字样,现在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 2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A.电压表V1(0~3V,内阻3kΩ)   B.电压表V2(0~15V,内阻15kΩ)C.电流表A(0~0.6A,内阻约1Ω)   D.定值电阻R1=3kΩ     E.定值电阻R2=15kΩ           F.滑动变阻器R(10Ω,2A)  G.学生电源(直流6V,内阻不计)    H.开关、导线若干①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______,定值电阻应选用______,从而改装电压表;②为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从零开始多测几组数据,请在图4的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③根据实验数据作出P-U2图象,下面的图4中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直径:主尺:2.0cm,游标尺对齐格数:6个格,读数:6×0.1=0.60mm=0.06cm,所以直径为:2.0+0.06=2.06cm②由单摆全振动的次数为n=30次,秒表读数为t=67.2s,该单摆的周期是T=2.24s③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4π2LT2可知,T2-l图线斜率k=4π2g,故选C.④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4π2LT2可知,A、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与振幅无关,振幅偏小,不影响测量结果,故A错误;B、在未悬挂摆球之前先测定好摆长,摆长偏小,g偏小,故B错误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摆长偏小,g偏小,故C错误D、开始计时误记为n=1,则周期偏小,g偏大,故D正确;故选D⑤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T1=2πLg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l,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T2=2πL-△lg解得:g=4π2△lT21-T22(2)①由题意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8V,而给出的电压表中有15V和3V两种,选用15V的电压则误差较大;而选用3V的电压表,则量程偏小,故可以串联一个电阻进行分压;由题意可知,选择3KΩ的电阻可以使量程扩大2倍,故选用D即可;故可以选取3V的电压表和3kΩ的电阻串联充当电压表使用;②因题目中要求多测几组数据进行作图,故实验中选用分压接法,并且将R1与电压表串联充当电压表使用,电流表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③由功率公式可得:P=U2R;若R为定值的话,则P与U2应为一次方程;但因为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功率随温度不再是线性关系,而是随着电压的增大,而使功率减小,故P与U2图象应为C;故答案为:(1)①2.06②2.24③C④D⑤g=4π2△lT21-T22(2)①A,D②如图③C

解析

4π2LT2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主要考查你对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考点的理解。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原理: 单摆在摆角小于5°时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T=2π,由此可得g=。据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周期T,即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中心有孔的金属小球,约1m长的细线,米尺,游标卡尺(选用),秒表。 实验步骤: 1、在细线的一端打一个比小球上的孔径稍大些的结,将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制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把做好的单摆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 3、测量单摆的摆长l:用米尺测出悬点到球心间的距离;或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2r,再用米尺测出从悬点至小球上端的悬线长l',则摆长l=l'+r; 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不大于5°),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全振动30至50次所用的时间,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平均时间,这就是单摆的周期T; 5、将测出的摆长l和周期T代入公式g=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 6、变更摆长重做两次,并求出三次所得的g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 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在1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cm。 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 3、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不超过5°,可通过估算振幅的办法掌握。 4、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5、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以后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进行计数,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数。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2:2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145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直径   单摆   重力加速度   小格   游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