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绚丽花朵。在百余年的追梦中,中国梦被过度“功利化”“物质化”。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文化不自信、不自觉和不认同,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充实中国梦,文化不可缺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首先意味着先进性文化总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代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表现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同时发挥其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使核心价值观念植根于历史传统,穿越不同时代,为时代变革提供最基本最稳定并富有吸引力的文化认同。(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归因观点进行佐证。(6分)(2)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6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我们过去过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没有按照文化的自身逻辑来传承和发扬之,形成了文化短板现象。(3分)②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由于国人对文化不自信、不自觉、不认同造成目前的文化短板现象。(3分)(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来自于对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2分)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表现为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最重要地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2分)③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④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关键要增强全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优秀文化的真正创造者。(2分)
点击查看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学者认为,“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太多国人文化不自信、不自觉和不认同”,这是形成我国文化短板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两个原因对应的原理分别是: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2)该题是措施类题目,措施围绕唤醒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考查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唤醒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对时代潮流、社会实践深刻把握,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要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从以上角度对应回答体现的道理。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绚丽花朵.....”主要考查你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考点的理解。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第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了不同民族的发展道路。如英、法两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导致其革命道路之异。第二,不同性质的文化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消极作用。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的崛起,不仅丰富文化消费,而且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 ①从国内看,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从国际上看,奉行霸权主义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方式,推行霸权主义,危及国家文化安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③启发和要求: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国际政治斗争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竞争和冲突反映出来。我们要在国际政治斗争中抵御风险、取得主动,必须重视文化的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文化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促进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文化的反作用: (1)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2)文化虽然也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3)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表现为不同性质的文化促进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或变革。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对文化的作用要作具体分析。(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和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1:0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007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