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和“某月近地面气压沿50°N纬线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图1中基本看到气压

更新时间:2023-02-04 21:01:50 阅读: 评论:0

题文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图1)”和“某月近地面气压沿50°N纬线的变化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图1中基本看到气压带①的全部,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节。请说出判断的理由。(4分)(2)图1中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        。(填数字)(2分)(3)分析图2中气压沿50°N纬线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4)图2所示时期,我国北方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有                 。(至少写两个)(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夏(2分)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在北半球,夏季北移。(2分)  (2)②、④(2分)(3)大致以150°E为分界,西侧是陆地气压较高,东侧是海洋气压较低,因此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4)沙尘暴、寒潮(2分

点击查看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试题分析:(1)在图1中基本看到气压带①的全部,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2)低压气流以上升为主,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易致雨,高压气流以下沉为主,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蒸发,多晴天,所以低压多雨,高压少雨,结合图,①③为低压,②④为高压。(3)观察图并分析可知,50°N纬线东侧为海洋,西侧为陆地,东侧气压高,西侧气压低,海洋和陆地吸放热速度不同造成,即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结合上题,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为冬季,易出现寒潮、沙尘暴。考点: 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对气候影响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主要考查你对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 ]考点的理解。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

1、定义: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3、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4、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共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具体图示如下:(春、秋分日时)  

5、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如下图所示:

 

气压带的形成:

气压带

纬度位置

形成过程

成因类型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接受太阳辐射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热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地区,南北纬30°附近赤道上空气流流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风,在副热带上空集聚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动力原因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地区,南北纬60°附近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在副极地地区相遇,盛行西风主动爬升,近地面气压降低动力原因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附近接受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气压升高热力原因

风带的形成:

风带

形成

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的寒冷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左)偏成东北(南)风中纬西风带近地面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南)流出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右(左)偏转成西南(北)风,称为盛行西风带低纬信风带由于气压差的存在,近地面气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动,向南(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南)风逐渐向右(左)偏转成东北(南)风

特别提示: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的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4)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是热力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环流。(5)风带中风向的确定: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风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1:0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4002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压   纬线   风带   北半球   示意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