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 ,其

更新时间:2023-02-04 21:00:35 阅读: 评论:0

题文

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A地受副高和信风的影响;B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C地终年受西风影响 (2)南北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地形、海陆位置 (3)C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D地气候的大陆性强,多晴朗天气,大气辐射较强

点击查看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此图为美国局部图,(1)从图中可看出,A地位于30ºN附近,深受副高影响,降水少;B地在35º N~40ºN间,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而C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故降水最多。(2)从图中可看出,大陆西岸等温线、降水量大致呈南北向延伸,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西部有著名的落基山,阻挡了水汽深入内陆,使沿海一内陆降水越来越少,而在海岸附近温度夏季较低,受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内陆干旱区气温较高。(3)C、D两地纬度相等,气温应差异不大,但实际上差异很大.这原因只能是太阳辐射,理论上同一纬度附近,太阳辐射量应一致,但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也对太阳辐射有很大影响。C地多雨,云多则大阳辐射到达地面较少,D地干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云层反射较少,故气温较高。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可知.....”主要考查你对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 ]考点的理解。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

1、定义: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3、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4、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共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具体图示如下:(春、秋分日时)  

5、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如下图所示:

 

气压带的形成:

气压带

纬度位置

形成过程

成因类型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接受太阳辐射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热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地区,南北纬30°附近赤道上空气流流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风,在副热带上空集聚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动力原因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地区,南北纬60°附近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在副极地地区相遇,盛行西风主动爬升,近地面气压降低动力原因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附近接受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气压升高热力原因

风带的形成:

风带

形成

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的寒冷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左)偏成东北(南)风中纬西风带近地面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南)流出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右(左)偏转成西南(北)风,称为盛行西风带低纬信风带由于气压差的存在,近地面气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动,向南(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南)风逐渐向右(左)偏转成东北(南)风

特别提示: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的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4)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是热力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环流。(5)风带中风向的确定: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风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1:0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999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降水量   等温线   环流   西岸   读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