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

更新时间:2023-02-04 20:39:29 阅读: 评论:0

题文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风和家教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鲜活,更能实现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的“浅出”。(1)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继承家风文化?(12分)(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8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家风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加以改造和剔除。(4分)②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丰富家风文化的内涵,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4分)③发挥教育、大众传媒等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弘扬优良家风。(4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4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促进人的素养提高、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推动社会发展。(4分)

点击查看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继承家风文化,继承传统文化,需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注重文化传播的手段、途径等作用。(2)该题首先要准确、全面论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并能指出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弘扬优良家风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弘扬优良家风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主要考查你对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考点的理解。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提醒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中,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是从文化自身角度讲的,属于内部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则属于外部因素。在回答有关促进文化发展的措施时,可以变通地从这几个角度提出,还可以从文化继承、传播、创新等角度分析。

教育的重要性: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5)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制度的更替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思想运动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0:39: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960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家风   成了   春节期间   亲友   词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