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4分)经济现象能够透视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上述材料描述了北宋城市发展的哪些现象?(4分)材料二 明朝出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欧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缙绅官僚,此时也多“以货殖为急”,或开官店,或营高利贷,或贩盐走私。……达官显贵、亲王公侯、外戚权阉也往往借势经商,皇家也开有皇店。——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明嘉靖四年规定,凡是双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卫边,……。 ——《中国古代经济通史》(2)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对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材料三 中国近代工业统计资料(1872—1913年)(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6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商业活动不受地域限制;商品交易量很大;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许多娱乐场所;出现大量服务性行业;出现许多流动人口。(4分)(2)有利于促进全国性市场形成;有利于改变轻商的观念;贵族皇族垄断商业将破坏商品经济的公平竞争;海禁政策阻碍对外贸易发展。(4分)(3)状况:近代工业不断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占据优势。(3分)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3分)
点击查看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从宋代城市商业时间地域特点、商业交易量、人口、商业服务等信息回答。注意提取信息“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2)材料反映了商业流通于全国,皇室、贵族经商,海禁政策等信息,从这些活动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欧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有利于促进全国性市场形成;有利于改变轻商的观念;“达官显贵、亲王公侯、外戚权阉也往往借势经商,皇家也开有皇店” 说明贵族皇族垄断商业将破坏商品经济的公平竞争;“明嘉靖四年规定,凡是双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卫边”说明海禁政策阻碍对外贸易发展。(3)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信息从近代工业整体情况、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以及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等角度分析。(再根据时间提示“1872—1913年” 从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以及辛亥革命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原因。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4分)经济现象能够透视出社会发展的方.....”主要考查你对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考点的理解。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 2、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 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 6、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7、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
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4、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重农抑商的发展: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有奖励耕织的政策。2、汉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3、北魏至唐前期,鼓励农民垦荒。4、元朝,元世祖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组织编写《农桑辑要》;禁止毁农田为牧地;招募流亡,鼓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5、明清前期,政府大力奖励垦荒。
重农抑商的影响: 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2、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古代商业:
时期特点概况原始社会产生原始商业以物易物商周工商食官政策1.出现职业商人 2.各种贝币出现 春秋战国官府出面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品交换发展,城市繁荣。 1.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2.各国铸造货币种类多3.各诸侯国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秦汉国家统一,商品对外流通广泛,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2.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3.许多大城市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隋唐商业流通范围扩大,商业贸易繁荣。1.城市商业繁荣 2.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铜钱大量流行宋元商业繁荣,古代商业进入新的高峰期。 1.城市商业繁荣 2.出现世界上最早货币“交子” 3.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开始转向市场 4.对外贸易兴盛,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 1.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3.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4.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0:1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914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