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有其封闭性,这种状态下的人们缺乏进取心,较难接受新生事物和新观念。而工业文明的发展则相反,人们勇于创新,注重效率和科学技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更新时间:2023-02-04 20:06:08 阅读: 评论:0

题文

(18分)农耕文明有其封闭性,这种状态下的人们缺乏进取心,较难接受新生事物和新观念。而工业文明的发展则相反,人们勇于创新,注重效率和科学技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材料二 18世纪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摘编自《大国崛起》材料三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体制内”的因素有哪些?(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英国的工业文明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引领着世界的发展”?(8分) (3)当传统农耕文明遭遇英国工业文明时,中国“不是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自然经济的束缚(2分);重农抑商政策(2分);对外开放程度低(2分)(2)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2分);坚持以科技发展为基础(2分);注重大机器生产方式或大力发展工业化(2分);重视市场意识,坚持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2分)(3)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被动接受工业文明,开始了近代化历程(1分);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分);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2分)

点击查看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从材料一中可以归纳出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有“社会主流体制”(小农经济)、“商业在体制内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2)从材料二中可以直接归纳出英国工业文明的特点:即推行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推行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3)材料三中中国“不是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包含两层含义:①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被迫进入工业文明的直接动力,②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表现。点评:本题主要从东西方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因素的角度,进行对比考查二者发展的不同结果,而这一结果的巨大差异也正是导致近代西方快速超越中国,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国落后和挨打的主要原因,对此问题的思考有助于解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问题。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8分)农耕文明有其封闭性,这种状态下.....”主要考查你对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考点的理解。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 2、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 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 6、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7、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

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4、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重农抑商的发展: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有奖励耕织的政策。2、汉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3、北魏至唐前期,鼓励农民垦荒。4、元朝,元世祖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组织编写《农桑辑要》;禁止毁农田为牧地;招募流亡,鼓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5、明清前期,政府大力奖励垦荒。  

重农抑商的影响: 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2、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古代商业:

时期特点概况原始社会产生原始商业以物易物商周工商食官政策1.出现职业商人 2.各种贝币出现 春秋战国官府出面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品交换发展,城市繁荣。 1.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2.各国铸造货币种类多3.各诸侯国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秦汉国家统一,商品对外流通广泛,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2.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3.许多大城市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隋唐商业流通范围扩大,商业贸易繁荣。1.城市商业繁荣 2.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铜钱大量流行宋元商业繁荣,古代商业进入新的高峰期。 1.城市商业繁荣 2.出现世界上最早货币“交子” 3.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开始转向市场 4.对外贸易兴盛,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 1.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3.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4.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0:0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91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