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明代后期,中国社会有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但国内矿产资源又明显不足,故从海外输入便成为白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国白银货币化促使

更新时间:2023-02-04 20:05:47 阅读: 评论:0

题文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代后期,中国社会有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但国内矿产资源又明显不足,故从海外输入便成为白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国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 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 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4,而在欧洲至少是1∶12。在这一特定前提下,世界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材料二  1934年,美国针对中国是全世界银本位中最主要的国家,便采取了提高白银价格政策,高价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致使中国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惨跌,工商业危机严重,工人失业,中国人民生活更为困苦。——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1)材料一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的国际背景是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直接原因,并简述美国当时在国内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国际背景:新航路开辟,世界由分散开始联成一体;(2分)因素:新航路开辟,葡、西等殖民列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中国白银货币化使中国对白银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银价较高;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3分,任答3点即给3分)(2)直接原因: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价收购白银。(2分)措施: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禁止兑换黄金,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等。(3分)(3)特点: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分)理解:①《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使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②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股金份额多取得了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权。这就为美国形成和维护世界霸权创造了条件。(2分)

点击查看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主要考查你对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考点的理解。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 2、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 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 6、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7、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

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4、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重农抑商的发展: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有奖励耕织的政策。2、汉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3、北魏至唐前期,鼓励农民垦荒。4、元朝,元世祖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组织编写《农桑辑要》;禁止毁农田为牧地;招募流亡,鼓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5、明清前期,政府大力奖励垦荒。  

重农抑商的影响: 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2、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古代商业:

时期特点概况原始社会产生原始商业以物易物商周工商食官政策1.出现职业商人 2.各种贝币出现 春秋战国官府出面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品交换发展,城市繁荣。 1.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2.各国铸造货币种类多3.各诸侯国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秦汉国家统一,商品对外流通广泛,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2.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3.许多大城市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隋唐商业流通范围扩大,商业贸易繁荣。1.城市商业繁荣 2.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铜钱大量流行宋元商业繁荣,古代商业进入新的高峰期。 1.城市商业繁荣 2.出现世界上最早货币“交子” 3.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开始转向市场 4.对外贸易兴盛,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 1.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3.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4.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20:0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911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