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请结合相关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去年10月以来(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月28日),华北、黄淮、江淮的北部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其中山东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不足10毫米。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6省区域平均降水量仅44.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3.2%,为1971年以来最少。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等地存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河南大部、山东大部、苏皖北部达重旱或特旱等级。材料二:下图为2010年冬季我国北方干旱示意图
(1)试分析图示旱情严重区域冬季旱灾多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灾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自然原因:华北地区位于季风区;冬季为冷高压控制,干燥多风,降水少,蒸发量大;地处温带,冬季河流有结冰期,灌溉能力下降。社会经济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损坏严重;人们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2)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节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生态保护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点击查看中国的气象灾害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请结合相关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主要考查你对 [中国的气象灾害 ]考点的理解。
中国的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象灾害——寒潮: 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发生日期9月至次年5月,高峰期:3-4月和10-11月路径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天气特征北方:大风、降温、雨雪、箱冻、暴风雨,有时还带来沙尘暴南方:降温、冻害、雨雪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其中:东北(次数)最多、华北次之、西北、长江流域、华南最少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危害强烈降溢造成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防御措施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监渊和预报,采取防寒措施
寒潮的“功”与“过”:寒潮产生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预防措施:气象部门: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个人:做好防寒准备。 其他气象灾害: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除寒潮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灾害成因我国的时空分布危害防御措施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③建沿海防护林 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 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①改变农业结构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④营造防护林寒潮的产生原理: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9:1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79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