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通用6篇)

更新时间:2023-02-05 13:02:54 阅读: 评论:0

劳动合同期 第1篇

第一,1991年《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续订劳动合同是否要规定试用期的复函》中有规定:“企业与劳动合同制工人续订劳动合同时,工人改变工种的,重新订明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规定试用期。”但该《复函》法律效力层级很低,甚至连部门规章都算不上,系下位法、旧法,《劳动合同法》系上位法、新法。鉴于该《复函》与目前的《劳动合同法》抵触,根据法律适用的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对于劳动合同续订时劳动者转岗是否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的,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即“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第二,见习期不是试用期,见习期在劳动关系中已失去适用土壤。见习期是1996年以前大学生工作包分配制度下的产物,最早见于1981年《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派遣办法》第26条:“毕业生到达工作岗位后,实行一年见习的制度。“1987年又出台了细化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暂行办法》,其中第二条规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分配工作后,原则上都要安排到基层见习。”——那时高校毕业生还是包分配的,见习期相关规定的调整对象是包分配的高等学校毕业生。1996年1月9日人事部出台《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1997年3月24日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自此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再包分配,而是走上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用工市场化道路。与此同时,与见习期相关的劳动关系法律规定失去调整对象,不再适用。【2】

例如案例《郭东君与甘肃刘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2015白中民一终字第347号)的“本院认为”部分写道:“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开始实行见习期制度,由原国家教委和原劳动人事部制定的关于高校毕业生见习期的制度,明确针对的都是毕业后由国家或者政府分配工作的毕业生。原劳动部在1996年的复函中也重申了见习期的问题,但针对的也是分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本案中,郭东君与刘化公司通过市场招聘双向选择建立了劳动关系,并非由国家分配工作,双方的行为应当严格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同时不得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刘化公司根据其制定的工资管理标准在试用期外又实行见习期,这一做法既缺少合同明确约定,又不符合国家关于见习期的适用情形的规定。单从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来看,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除了1个月试用期,剩余的11个月均为见习期,这一做法明显不合理。”

【1】例如我国《刑法》第九十九条即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五条也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2】细心的劳动者可能会发现,当前事业单位仍实行“见习期”制度,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59号)即制定了“新参加工作的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工资标准”。但应当说明的是:其一,事业单位实行见习期,是因为见习期制度从来只针对有行政性质的单位(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也享有行政级别和行政待遇),事业单位的数十年来的文件具有承袭性,名称不能说改就改;其二,事业单位与其编制内员工之间成立的是聘用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事业单位归属人事部门管理,而企业归劳动部门管理,企业单位不可能套用具有行政编制的事业单位的文件,在现行劳动部门的劳动法律和行政文件中,现已经没有“见习期”的说法,因此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见习期在劳动关系中确实已失去了适用土壤。

劳动合同期 第2篇

一些用人单位对试用期有一种朴素的误解,即:试用期是试用,可以不用签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合适就开始签,不合适就把人赶走。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已经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若约定试用期的(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当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最前面一段时间)。

例如案例《武汉德悦暖通科技有限公司、阮洋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2016鄂01民终8072号)的“本院部分”即写道:“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德悦暖通公司在《试用劳动协议》中与阮洋仅约定了试用期,在经历长达六个月的试用期后,德悦暖通公司如认为阮洋不符合录用条件,应当及时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德悦暖通公司在约定的试用期满后不续签书面劳动合同,采取观察留用的方式继续与阮洋保持劳动关系的行为,属于滥用试用期的情况,既加重了劳动关系的不平等,也增加了劳动者的职业不确定性,违反了法律规定。一审法院判决德悦暖通公司支付阮洋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正确,应予维持。”

劳动合同期 第3篇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七)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八)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劳动合同期 第4篇

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一般为三类:

1、有固定期限合同,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时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五年、十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期限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约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可约定签订一年、三年、五年的劳动合同或其他期限。

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即以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某项工程为有效期限,该项工作或者工程一经完成,劳动合同即终止。

《^v^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 第5篇

前文已说过,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互相考察的一段时间,如果用人单位已经考察过劳动者的品德、工作能力、身体状况等条件了,就无需再约定一次试用期了。在同一段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同一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变化、职务变化、续订合同、原单位合并或者分立、被原单位指派到新单位工作等,都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

例如案例《上诉人王玲因与被上诉人广西北部湾矿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2011南市民一终字第2449号)一案中,双方签订一份劳动合同的期限为2008年6月25日至2009年6月24日的劳动合同,约定了2个月的试用期。2009年12月1日,公司安排王玲转岗从事财务工作,双方签订了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的劳动合同,再次约定试用期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26日。最后该行为被法院引用本条本款,认定为违法。

劳动合同期 第6篇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应当注意的是,本款的“以上”包括本数在内,“不满”和“不得超过”则不包括本数。事实上,这是一个法律惯例,法律中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均包括本数;“不满”、“以外”,则不包括本数。【1】

实践中也是如此认定,例如案例《徐永飞与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2014浙甬民一终字第201号)在“本院认为”部分写道:“《^v^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这里所称的‘一年以上’应当是指包含本数,因此雅培公司与徐永飞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约定试用期为二个月,并未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13:0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776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合同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