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26分)对外贸易状况,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和对外关系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正德九年(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惊呼“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先后窥探、染指中国市场,争相将中国的瓷器和丝绸遍销其本土和殖民地,以牟取暴利。……世界市场对江南丝、丝织品和布匹等商品的大量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江南地区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市镇商业化的进程。——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英国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材料三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1929年至1931年间,日本对外贸易减少了近50%。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1929年为23.41亿美元,1932年下降为7.84亿美元。日本军界人士说,……应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它地区的帝国。……英国可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编(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6世纪初明朝时期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2)材料二表明,英国和美、德分别实行了什么贸易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实施不同贸易政策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的影响。材料反映出日本提出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目标?为此,日本在30年代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10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原因和影响:官府实行抽分制,放宽了海禁政策;(2分)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2分,或答“殖民者冲破明政府的海禁,竞相与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极大地刺激了江南地区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2分)导致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分)(2)政策: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4分)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发展经济更为有利;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有利于保护相对落后的本国工业。(4分)(3)影响:各国的贸易保护,恶化了外贸环境,贸易量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加剧,国际局势不断紧张。(4分)目标:不应只希望发展贸易,更要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它地区的帝国,即征服中国。(2分)军事行动: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每点2分,共4分。其它符合题意的史实可酌情给分)
点击查看“海禁”与“闭关锁国”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此题也是材料比较长,需要认真的多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完整的信息。从材料“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分析明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此外,外部世界的因素如新航路在这一时期已经开辟,西欧国家通向东方的道路更加畅通。中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这一时期出现。(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英国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而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原因要从二者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工业能力等及哦啊多进行分析。(3)2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纷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使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从材料“应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它地区的帝国”可以看出日本的对外政策。日本三十年代的对外行动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6分)对外贸易状况,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主要考查你对 [“海禁”与“闭关锁国” ]考点的理解。
“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与“闭关政策”政策:
1、原因: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 ②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日益严重,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日益疯狂,威胁中国沿海安全和清政府的统治,这是清政府实行此政策的客观原因。 从根本上看,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2、表现: ①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②清朝:海禁、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对外贸易。3、影响: ①曾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后果分析:
1、原因:①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②清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也受统治者盲目自大观念的影响。③从根本上看,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2、后果:①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封建自然经济,使之难以瓦解; ②“海禁”的后果:日本对中国的商品需求量扩大,“海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 ③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9:0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768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