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发月球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一期工程—

更新时间:2023-02-04 19:01:54 阅读: 评论:0

题文

为了开发月球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一期工程——绕月飞行: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已由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圆满完成。通过第一期工程,我国已获得了大量的月球空间数据。二期工程——落月探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2013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完成月面移动和科学探测等任务。据悉,月球上夜晚温度最低时达到零下180多摄氏度,白天温度可以达封150摄氏度。“这对电子元器件是一个巨大考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三期工程——采样返回:将在2014至2020年之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1)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宇宙探索历程。(14分)(2)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宇宙探索历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10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每一次发射都从我国太空技术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4分)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客观规律,我国在探索宇宙的不同阶段,都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充分结合在一起。(4分)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从“嫦娥工程”的每一次发射实践活动都是按既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都加深了我们对月球的认识。(6分)(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通过宇宙探索实践,我国空间科学技术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6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我国的空间科学技术水平在探索宇宙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4分)

点击查看物质的运动有规律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该题以我国月球探索历程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对我国嫦娥工程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应回答体现的哲学道理。我国探月工程坚持三步走,每一步都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都有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故而取得了探月过程的胜利。(2)通过分析我国的探月工程历程,考查学生对认识论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我国经过探月工程实践获得大量认识,丰富和发展我国空间科学技术。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为了开发月球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主要考查你对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考点的理解。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运动和静止的含义:

①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区别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性质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提示: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全面认识相对静止: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认识

错误倾向

启发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凡是看到选项中出现“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说法,都可以直接排除人的能动性 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

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提醒: (1)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2)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3)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规律,它们是主观的,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为它是不可抗拒的。 (2)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探究世界的本质: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9:0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756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月球   工程   资源   嫦娥   命名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