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材料1 : 2008 年9月15日,美国华尔街再次爆出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面.陆破产,次货危机一发不可收拾,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各地艾延。 实际上,2005 年后,美国的个人储蓄是负增长,但经济发展还很快,靠的是借债。截至目前为止,美国市场上的抵钾货款总额已达到12 万亿美元。美国人的人生哲学:“花明天的钱,享受举债消费的生活方式”。以过度消费来刺激市场,造成虚假繁荣。经济学家指出: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不是偶然的,是制度缺陷造成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而且要真正解决金融危机问题关键是能否终结美元霸权、重建世界经济袂序,开创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结构。材料2 :中国A 股市场成为美国这次货危机爆发的最大栖牲品。A 股市场短期跌幅巨大,达到70 %。但美次货危机的爆发对于新兴A 股市场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场全球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我们清醒认识到:要实现中国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就应该抓住机遇、兴利除弊,以创新思维,建立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及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政策制度。根据上述材料,运用《 生活与哲学》 知识回答:请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说明材料1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以及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11 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人消费观― 举债贷款消费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符合美国家庭收人的实际。(3 分)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就回受到惩罚。这次金融危机函原因之二就在于美国资本金融市命发展严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正如经济学家所指出的“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不是偶然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3 分)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三就在于美国以过度消费来刺激市场,造成虚假繁荣。(2 分)④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解决关键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场金融危机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终结美元霸权、重建世界经济秩序,开创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结构。(3 分)
点击查看物质的运动有规律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设问没有限定考查的知识,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审材料,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并把材料分成若干层次,把这些关键词句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材料1 : 2008 年9月15日,美国.....”主要考查你对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考点的理解。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运动和静止的含义:
①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区别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性质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提示: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全面认识相对静止: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认识
错误倾向
启发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凡是看到选项中出现“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说法,都可以直接排除人的能动性 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提醒: (1)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2)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3)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规律,它们是主观的,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为它是不可抗拒的。 (2)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探究世界的本质: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8:3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688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