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和宝钢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兴建的两个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鞍钢和宝钢相比,其区位的显著不同点

更新时间:2023-02-04 18:28:42 阅读: 评论:0

题文

鞍钢(鞍山)和宝钢(上海)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兴建的两个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鞍钢和宝钢相比,其区位的显著不同点是     A.宝钢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鞍钢没有B.宝钢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而鞍钢没有C.鞍钢附近劳动力充足,而宝钢附近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D.鞍钢附近有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和燃料,而宝钢附近没有小题2:从鞍钢到宝钢不同的区位因素,说明了 A.工业原料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B.原材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C.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D.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下降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D小题2:C

点击查看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钢铁工业的区位发展。小题1:鞍钢是在东北地区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钢铁工业基地;而宝钢则既没有丰富的铁矿也没有丰富的煤矿,位于上海宝山主导因素是当地市场广阔,且交通便利。故D项正确。小题2:从鞍钢到宝钢的区位发展,说明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原料、燃料对钢铁工业的区位影响在减弱;市场、交通等因素对钢铁工业的区位影响在加强。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鞍钢(鞍山)和宝钢(上海)是我国在20世.....”主要考查你对 [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考点的理解。

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区位因素是不一样的,同一因素也会发生变化。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工业区位选择: 我们可以从区位选择的主体、需要考虑的因素、要达到的目的、需要遵循的原则等方面认识这一问题。项目内容区位的含义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里;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区位选择的主体企业和政府考虑的因素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遵循的原则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经济效益看,选择优势条件明显、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区位;根据主导因素确定工厂区位

工业区位因素与影响: 1、自然因素:taKnHjWx">2、社会经济因素:另外,还有信息、技术等因素影响。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因此,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如下表所示: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性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原因如下所示:

区位变化变化的原因对原料地的依赖减弱①工业原料的范围扩大;②原料替代品增多;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动力基地的依赖减弱①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②核电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达性的影响增强①原料的运人、产品的运出都离不开运输;②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提高环境标准成为重要区位因素人类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注: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如宝钢。 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国沿江沿海。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排放的废弃物也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应根据工业部门的环境要求特点和环境污染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3、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8:2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67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鞍钢   宝钢   不同点   年代   区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