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

更新时间:2023-02-04 18:19:46 阅读: 评论:0

题文

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小题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_________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_______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_________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小题2:结合所学简述图示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小题3:粤北山区设立的产业转移园区主要有哪些比较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小题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生产布局的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劳动密集 加工 销售小题2: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小题3:优势: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地价较低 措施: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创新环境、防止工业污染(答出两项即可)小题4:布局特点:汽车整车厂及其零部件厂在地理上集聚(以集群方式布局) 形成原因: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协作与技术创新

点击查看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劳动力与土地价格差异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产业的转出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除土地、劳动力的优势外,还要营造硬环境(基础设施)、软环境(劳动力素质、政策)、防止工业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珠三角汽车产业以集群方式布局。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主要考查你对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的理解。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3、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一些高科技产品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如:固体废物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污染。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5、工业生产把没有利用的物质以“废物”的形式排放出来,造成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生存。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关系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8:1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648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年代   珠江   形成了   香港   经济合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