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更新时间:2023-02-04 17:57:22 阅读: 评论:0

题文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该农垦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不包括     (        ) A.土地广阔,便于机械化耕作B.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C.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D.低温时间长,病虫害少小题2: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 A.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B.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C.风沙危害,土地荒漠化D.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小题3:当地人们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残留茬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      (       ) ①减少风的侵蚀   ②防止冻土扩大③增加土壤水分   ④降低地面辐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C小题2:C小题3:A

点击查看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等相关内容。小题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农垦区所在的纬度较高,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光热条件不足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小题2: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类不合理的开垦,会导致生态失衡,引起土地荒漠化。小题3:在田间残留茬的方法,能增加地面摩擦(减少风的侵蚀力);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主要考查你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考点的理解。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变化。自然因宜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它们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坡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农业发展。

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变化。自然因宜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它们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坡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农业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57: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91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哈萨克   伯利   丘陵   土壤   平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