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D
点击查看梁启超《变法通议》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严复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排除A,严复的《天演论》主要是号召人们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并没有多少民主思想,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陈独秀的《新青年》主要是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而且,是把西方的思想介绍到中国来,不是创新,以此可以排除B和C,无论是维新变法运动,还是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主要考查你对 [梁启超《变法通议》 ]考点的理解。
梁启超《变法通议》
《变法通议》主要内容:
论证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维护清朝的政治统治。本书是近代中国最为系统全面的向国民宣扬维新变法主张的著作,从理论上深入阐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及其保种、保国、保教的作用,成为晚清政坛上名声最大的宣传著作,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广东新会县茶坑村人,祖父和父亲都是封建文人,出身于和资产阶级有联系的地主家庭,15岁时,受业于阮元在广州创办的学海堂,17岁考中举人。1890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开始看到《瀛环志略》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的书籍,初步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1891年,他就学于康有为,接受维新思想的影响。1895年,他在北京协助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1896年,他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第二年,他到湖南,担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在他和谭嗣同的努力下,湖南的变法运动迅速开展。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后,他逃往日本,主编《清议报》,后又创办《新民丛报》,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但是他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的影响。1907年,他在东京成立政闻社。辛亥革命以后,他回国,纠集立宪派、保皇党徒组成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并出任袁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他与蔡锷联合反袁。8月,他组织宪法研究会,依附于段祺瑞,出任段政府财政总长。1920年,他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鼓吹孔孟之道。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他的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5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8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