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4分)(Ⅰ)、A、B、C、D、E、五种元素均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其电子层数的2倍。D、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Y、Z、W、G、甲、乙七种物质均由上述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元素B形成的单质M与甲、乙(相对分子质量:甲<乙)浓溶液的反应分别是:甲与M反应生成X、Y、Z,乙与M反应生成Y、Z、W,反应条件均省略。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⑴X、Y、W均能与Z反应,若将标准状况下的X和D2按4:1充满试管后将其倒立于水槽中,待水不在上升时,试管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假设溶质不扩散) ⑵若将X、W、D2按4:4:3通入Z中充分反应,写出总的离子方程式 ⑶G是一种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酸式盐,则G的电子式 ,取0.2mol/L的NaOH溶液与0.1mol/L的G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后,待恢复至室温剩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由大到小顺序是 ,此时测得溶液的PH=12,则此条件下G中阴离子的电离平衡常数Ka = (Ⅱ)⑷某温度时,向AgNO3溶液中加入K2CrO4溶液会生成Ag2CrO4沉淀,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 Ag2CrO4的溶度积常数(Ksp)为1×10-8 B. 含有大量CrO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g+C. a点表示Ag2CrO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D. 0.02mol·L-1的AgNO3溶液与0.02mol·L-1的Na2CrO4溶液等体积混合会生成沉淀⑸若常温下Ksp[Cr(OH)3]=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1,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4分,每空2分)Ⅰ 1/28mol/L 4NO2+4SO2+3O2+6H2O==4NO3-+4SO42-+12H+ CNa+>CS2->COH->CHS->CH+ 4×10-12mol/L,Ⅱ.AD 5
点击查看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I、B、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其电子层数的2倍,所以B是C元素,E是S元素;D、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与E同主族,所以D是O元素;则A、C分别是H、N元素。C单质可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则甲是硝酸,乙是硫酸,二者的共同产物是CO2、H2O,C与浓硝酸反应还原产物是NO2,与浓硫酸反应还原产物是SO2,所以X是NO2,W是SO2。(1)X、Y、W均能与Z反应,说明Z是H2O,Y是CO2,NO2与O2按4:1充满试管后将其倒立于水槽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硝酸,溶液充满整个试管,设试管体积为VL(标准状况),则NO2的体积为0.8VL,生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8VL/22.4L/mol,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是0.8VL/22.4L/mol/VL=1/28mol/L;(2)将NO2、SO2、O2按4:4:3通入水中,恰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和硫酸,离子方程式为4NO2+4SO2+3O2+6H2O==4NO3-+4SO42-+12H+;(3)G是一种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酸式盐,且由2种或3种元素构成,所以G是NH4HS,电子式为;氢氧化钠与硫氢化铵在加热条件下以物质的量比2:1反应生成硫化钠、氨气,硫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S2-)>c(OH-)>c(HS-)>c(H+);混合溶液中c(S2-)=0.05mol/L,溶液pH=12,则c(H+)=1×10-12mol/L,c(OH-)= 1×10-2mol/L,根据S2-+H2OHS-+OH-,所以c(HS-)= c(OH-)= 1×10-2mol/L,此时c(S2-)="0.05mol/L-0.01mol/L=0.04mol/L," 所以HS-的电离平衡常数Ka= c(H+) c(S2-)/ c(HS-)=4×10-12mol/L;II、(4)A、图像上的任何点都表示Ag2CrO4的溶解平衡时的离子浓度,所以溶度积常数=c(Ag+)2×c(CrO)=(2×10-3)2×2.5×10-3=1×10-8,正确;B、因为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所以含有大量CrO的溶液中也可能存在Ag+,错误;C、a点的离子浓度积大于b点溶解平衡常数,所以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有沉淀析出,错误;D、0.02mol·L-1的AgNO3溶液与0.02mol·L-1的Na2CrO4溶液等体积混合,c(Ag+)= c(CrO)=0.01mol/L,则c(Ag+)2×c(CrO)>1×10-8,所以有沉淀生成,正确,答案选AD;(5)常温下Ksp[Cr(OH)3]=10-32= c(OH-)3×c(Cr3+), c(Cr3+)降至10-5mol·L-1时,c(OH-)=1×10-9mol/L,则c(H+)=1×10-5mol/L,pH=5.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4分)(Ⅰ)、A、B、C、D、E、五.....”主要考查你对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考点的理解。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的构成: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三决定: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原子核决定原子的质量(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原子、分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带电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物质中保持原物质的一切化学性质、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联系: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分子、离子的表示方法:
原子通常用表示,分子用化学式表示,离子用表示。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4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68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