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8分)2013年10月7日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水灾。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因为进水导致部分变电所、水厂、通讯设备障碍,供电供水出现困难。材料一 每年雨季一到,我国很多城市便陷入了内涝。其原因是:第一,排水标准设计“先天不足”,国外的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要高,美国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而我国城市一般地区1-3年一遇,现有的标准不能适应日益扩张的城市的需要;第二,城市地面“硬化率高”,妨碍雨水的自然渗透,城市中随处可见的是混凝土、沥青、瓷砖硬化的地面,有些城市地面硬化率达90%以上;第三,城市排水设施多数属于地下工程,“重地上,轻地下”是各个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建设重点往往放在看得见、能够提升城市形象的地面工程上。(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城市内涝的现象?(9分)材料二 在解决内涝方面,发达国家有关不少成功经验。如荷兰鹿特丹位于海平面以下,城区洼地较多,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平时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了一个防涝系统,雨水不仅可以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2)有人认为,发达国家的防涝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可以照章采用。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9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是排水设计的标准太低,不能应付现代社会日益扩张的城市需求。(3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城市建设中也应遵循规律,过高的“硬化率”妨碍雨水的自然渗透反映了人然在改造客观世界时无视客观规律,所以引发内涝,受到自然界的惩罚。(3分)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带来的导向作用的结果不同,所以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城市建设中一些政府在错误政绩观、价值观的导向下,重视地面上的形象工程,而忽视地下工程。所以政府部分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搞好地下工程建设。(3分)(2)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发达国家防涝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我国可以采用,因此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②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我国的具体条件和发达国家不尽相同,认为我国可以照章采用发达国家的防涝方法的观点是片面的。(3分)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我们要在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研究特殊性。发达国家防涝的方法具有共性意义,我国可以借鉴。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具体条件和发达国家不尽相同,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3分)
点击查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解决我国城市内涝问题,需要从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上分析。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反映的哲学道理。排水设计的标准太低,不能符合市场扩展的需求,这需要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城市地面硬化率高,妨碍雨水的自然渗透,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形象工程,忽视地下,启示政府部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该题是辨析题,需要对题中观点全面的认识和辩证的分析。发达国家的经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可以采用。但题中的观点明显存在错误,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照章采用是错误的,这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真理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理。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8分)2013年10月7日受台风“菲.....”主要考查你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的理解。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理解 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3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6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